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催泪红包”成高校新闻专业案例,“催泪红包”成高校新闻专业案例

来源:青岛早报 2016-03-30 23:38   https://www.yybnet.net/

“催泪红包”爱心故事在岛城

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折射出敬业、奉献、信任和感恩的正能量,诠释了和谐社会建设内涵,展示了文明行业创建成果。昨日,青岛早报“催泪红包”连续报道走进青岛科技大学传播与动漫学院编辑出版专业的课堂,成为“新闻策划”章节的实战案例。

现场

“催泪红包”激励高校学子

青岛科技大学传播与动漫学院教师吴静这学期为编辑出版专业的大二学生上《新闻采访与写作》专业课。如何更加生动地向学生们讲“新闻策划”这一章节呢?吴静想到了近期青岛早报“催泪红包”连续报道。

课堂上,吴静在黑板上重重地写下了“信仰”两个字。“我认为,青岛早报‘催泪红包\’连续报道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最美女患者她有‘信仰\’,她信仰真、善、美,所以她才能做出如此令医护人员感动的事;妇儿医院的医护人员也有‘信仰\’,她们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友善,所以她们才能默默奉献;受众也有‘信仰\’,如果没有信仰,怎么能在短时间内就有上千万人来点击、来传播、来转发;毫无疑问,青岛早报也是非常有‘信仰\’的报纸。有媒体担当,有公信力,才能拿出这么多版面,拿出这么多的记者、编辑来追踪报道 ‘催泪红包\’这一新闻事件,充分证明这些新闻人也是很有追求,有信仰的一代人。所以我们把青岛早报‘催泪红包\’连续报道纳入这个课堂,希望同学们学习这个案例,成为新闻一线接班人,带着‘信仰\’传播好正能量。”吴静说。

早报记者分享“催泪红包”幕后

“教学中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像武功高手都要先学习武林秘籍,再由师父传授绝世武功,最后才能成为绝顶高手。这次我就邀请来了岛城新闻界的高手,给大家讲讲他们的武功秘籍。”昨日上午,在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明德楼307教室,吴静给编辑出版专业的大学生们请来了青岛早报社会部主任段海鹰。

“为什么‘催泪红包\’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这离不开‘新闻策划\’这四个字。在我们得到这个线索后,如果没有正确的策划方案,这样的典型,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段海鹰说,一个题目有报道价值,并不意味着立即可以着手报道,新闻策划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记者新闻业务能力高低的直接体现,是思想的储备,是对社会大势的基本把握。

新闻学子立志做正能量报道

一个半小时的新闻策划案例分享结束,同学们仍意犹未尽。“我们通过青岛早报记者的讲述发现他们身上体现了敬业、勤奋、执着的专业精神,为了做好‘催泪红包\’报道,加班加点工作到深夜,正是有了他们的努力,才能将‘催泪红包\’做大做强,成为新的城市品牌。我们也要踏踏实实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写真话、动真情。”青岛科技大学传播与动漫学院教师吴静说。

“通过专业记者的分享,让我们了解到新闻报道出炉的过程。尤其是这么一个成功的策划报道,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我们毕业后也要多做这样的正能量报道,让社会减少一点戾气,多一点温暖。”编辑出版专业大二学生冯浩说。

声音

鲜活的案例学生受益多

“邀请资深媒体人到高校课堂为我们讲新闻实战案例,这对我们的专业教学改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院10年以来,我们也一直贯彻‘实践为根\’的教学理念。请新闻一线记者、资深媒体人参与到教学中来,对我们教学工作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青岛科技大学传播与动漫学院副院长曲国先说,青岛早报“催泪红包”连续报道是一个仍在进行中的新闻案例,非常鲜活、生动。同学们此前已通过报纸、网络等多种渠道了解到 “催泪红包”这一新闻,可以说“催泪红包”是非常成功的新闻策划,这些未来从事新闻出版工作的学生能如此近距离聆听策划人讲述线索是如何发现以及后面追踪报道是如何策划的,对他们来说受益匪浅。

“通过对‘催泪红包\’专题案例解析,将新闻采访台前幕后都展示给同学们,我们在教学中用新闻案例很多,但这样的机会确实非常难得。让大学生们能更深地认识、了解社会上关注的热点,对他们进行正能量的指引。相信学生们毕业后,仍会对这堂教学课的内容有非常深的印象。在以后的工作中,也会受到这堂课的影响,青岛早报新闻记者的报道为他们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曲国先说。

“催泪红包”几次让我掉泪

为什么要将青岛早报“催泪红包”连续报道纳入高校课堂呢?昨日下午,青岛科技大学传播与动漫学院教师吴静讲述了其中的原委。

“我婆婆是青岛早报的忠实读者,2月20日那天晚上,她和我说,‘催泪红包\’故事你看了吗?很感动啊。”吴静说,因为要照顾两个孩子,她还没来得及看当天的报纸,家里老人这么一说,她连忙找来当天的青岛早报翻阅。“看的时候我就哭了, ‘催泪红包\’上的579个字,让人感动。当时,我就在想这个新闻线索抓得好,以后有机会在课堂上当成案例来讲。”吴静说,她平时就很关注各种社会新闻,因为只有接地气、生活化,学生们才愿意听。

“令我没想到的是,青岛早报随后的一系列追踪报道,成功地将‘催泪红包\’做大做强,无论是急诊室里准妈妈护士坚守工作的场景,还是患者给医护人员道歉的温情画面,都反复让我掉泪。”吴静说,作为一名教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老师,她便想到要将青岛早报“催泪红包”连续报道作为新闻策划章节专门讲给学生们听,她做了3个多小时的PPT,引导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们通过专业新闻角度来看待这一案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引发这些新闻学子的思考,传递真、善、美。

新闻回放

青岛早报连续报道“催泪红包”

除夕夜,青岛市妇儿医院急诊科发生了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一名打点滴的女患者在离开医院前,突然从儿童收药间窗口塞进10个写满祝福语的红包,当护士匆忙追出去时,女患者早已不见人影。2月20日,青岛早报以 《谁给的“催泪红包”》为题,开始寻找这位“最美女患者”。2月23日,青岛早报记者终于联系上了“催泪红包”的主人刘女士,市妇儿医院护士们准备了新的 “红包”,并在上面写下真情祝福,由早报记者与医院工作人员带着赶赴无锡与这位 “最美女患者”见面,但“催泪红包”的主人刘女士提出不要透露她个人信息,她希望作为幕后人,默默关注这件事。

青岛早报“催泪红包”连续报道引起读者关注,市卫计委下发通知,在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就 “催泪红包”展开大讨论后,又开展“医院开放日”“市民体验日”活动,听取市民意见建议;黄晓明、赵保乐、黄渤、夏雨等青岛籍明星也通过微博、微信,积极传播这一爱心故事;著名女作家六六、微博大V“急诊科女超人”于莺等先后接受青岛早报专访,探讨“催泪红包”对医患关系的引导作用;90岁的老将军李治亭为市妇儿医院题字“医德光辉”,亲自送到医院表达对医护工作者的敬意;青岛电视台首席播音员单云、市演讲与演唱协会主席侯希平等音乐人、漫画作者杨良义等人,通过创作诗歌、歌曲、漫画的形式,为“催泪红包”点赞。

随着青岛早报“催泪红包”的连续报道,国家卫计委官方微博、全国近百家网站、多家新闻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转发近千次,网络阅读量已经超过2000万次。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在接受青岛早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催泪红包”是“爱的传递和互动”。

3月3日,赴京的住青全国人大代表热议“催泪红包”爱心故事,代表们高度评价“催泪红包”彰显的良好医患关系,并对青岛早报为引导社会正能量做出的连续报道点赞。青岛早报特派记者来到山东代表团下榻的中国职工之家,就“催泪红包”故事采访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继续引起大家的关注和热议。全国两会召开期间,青岛早报特派记者采访多位医疗卫生界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他们纷纷对青岛早报 “催泪红包”连续报道表示赞扬,并对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本版撰稿摄影 记者 刘海龙

新闻推荐

崂山区重点建设项目专场招聘会通知,崂山区重点建设项目专场招聘会通知

为有效发挥重点建设项目拉动就业的作用,强化重点建设项目用工需求对接服务,充分发挥就业服务的助推动力,崂山区人社局将于4月7日(星期四)上午,在青岛市人才市场 (崂山区海尔路178号)举办金狮广场重点建设...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催泪红包”成高校新闻专业案例,“催泪红包”成高校新闻专业案例)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