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银行卡涉嫌洗钱,需要将个人资金转移至‘安全账户\’。”现在,接到这种电话,很多市民的第一反应就是不法分子在进行诈骗。虽然市民防范金融诈骗的意识大大提高,但是骗子的忽悠招数也在升级,伪基站短信、社交软件……作案手段也越来越复杂、隐蔽。其实,市民只要看好自己手中的“钥匙”,就能让骗子无空可钻。
诈骗短信“生活化”
“老三,你手机中毒了吧?怎么发这么奇怪的短信。”过年期间,市民徐先生忽然收到朋友发来的短信截图,上面显示:“哈罗,新年好,这是春节聚会的相片。”短信后还有一条网址链接。“短信手机号不是我的,我和这位朋友春节也没有聚会过。”徐先生意识到可能手机中了毒,就连忙短信、微信、QQ和朋友挨个通知了一遍。“几十个朋友收到了,还好没有人损失钱。”徐先生说。
后来,仔细想了一下,徐先生才回忆起来,几天前他也收到了同样一条短信,当时没太留意,顺手点击了链接,手机直接跳转进下载页面,看到一个安装包正在运行,徐先生就赶紧退出程序,没想到还是中招了。徐先生发现,骗子也很“精明”,因为都是选择全名备注的 “下手”,而“老婆”“女儿”等家人并未收到短信。
其实,现在骗子的短信已经开始瞄准了 “生活圈”,比如宴会的邀请函、孩子的成绩单、朋友的聚会照,都会成为骗子伪装的 “马甲”。
因此,青岛银行相关人士提醒,市民收到类似短信,没核实前千万不要点击链接。一旦误点链接,应马上取消网银绑定并及时更改密码,最好采取刷机等维修方式。
小额“诱饵”骗信息
“恭喜您的手机号码已被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栏目组抽选为幸运观众,点击网站登录可领取苹果电脑一台。”收到这样的短信,很多市民都会条件反射地认为这是一条诈骗短信,因为这个招数并不新鲜。
不过,随着市民防范意识提升,不再理睬这些短信,一些不法分子的骗术也是更新升级。“去年底,手机里面尽是积分换现金的短信。你看这条短信。”市民秦先生就收到一条“10086”发来的短信,“中国移动提醒:您的积分30800分即将失效,请及时登录XX网站安装掌上客户端提现308元,以免积分过期失效”。“当时妻子就让我赶紧提现,她觉得这金额也不大,不像诈骗短信那么夸张。”不过秦先生还是拨打客服咨询了一下,这才发现这是伪基站发送的诈骗短信。
如今,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伪基站冒充运营商或者银行官方号码发送“积分兑换现金”等营销活动短信,并在短信中内置钓鱼网址,盗取持卡人信息。值得警惕的是,现在不法分子对积分可兑换金额的设计普遍偏小额化,一项调查显示,48.5%集中在400元至600元。因此市民不要理睬来历不明的短信或彩信,尤其不要随意点开手机上来历不明的链接。
“免费”红包成圈套
“今年1月初,一个微信群友给我发来一个微信红包,说是价值200元。”市民孙先生开始以为点开领取就行,没想到这次他需要填写姓名、身份证号以及银行卡号等才能领取。“怎么这么麻烦?”市民孙先生当时正忙,本想忙完再和群友聊一下到底怎么领取,没想到该群友已经退群了。后来其他群友反映,这该“微信红包”收款界面已被恶意篡改,表面上是在领取红包,实际上是在进行“AA付款”。
当下,免费红包已成为一种较为热门的诈骗类型,诈骗手段往往会先利用免费红包当诱饵吸引消费者上钩,之后通过一关又一关的设置,让市民逐渐落入其设下的圈套。在这个过程中,市民会被要求在领取红包之前先关注微信号或填写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个人重要信息。据介绍,这些红包金额不大,一般是100元至300元不等的现金红包。对此,恒丰银行青岛分行工作人员提醒,其实不管资金放在哪里,“钥匙”还是掌握在市民自己手中,像个人的交易密码、短信验证码、U盾等关键性信息骗子一般渠道较难获取,只要保管好,不要告诉任何人,就能保障账户和资金的安全。 记者 王晓磊
新闻推荐
◎王啸尘父亲是家中的长子,辛劳和沧桑浇铸起他宽阔的臂膀,而他肩上,也过早地扛上了岁月的苦难。父亲的学生时代很辉煌,学习成绩优异,只是高考失利,将他紧紧地捆在这座城市。父亲没有太多的沮丧,正如奶奶...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