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魏然赵琳齐静
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推动重要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住鲁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王乃静提交有关提案,介绍了山东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方面的优势,认为山东有条件有潜力继续在全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山东具备十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王乃静说,山东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驻军大省、兵员和优抚安置大省,产业体系完备,创新资源富集,装备基础雄厚,位于海疆国防一线,加快军民融合发展条件得天独厚、义不容辞。山东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万亿元,高于印尼。全国重点调度的140个工业重点门类里,山东有110个在前3位。全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及配套企业、科研院所达数百家,产品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山东先后为大量武器装备重点型号、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研制生产配套产品。
不仅如此,山东还具备双拥共建的良好社会氛围。革命战争时期,山东人民浴血奋战、全力支前,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时期,山东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情谊不断巩固发展,在9届全国双拥模范城评比中,山东连续8次数量居全国之首,上届全省17市全部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创下“八连冠”“满堂红”的纪录。这是山东的传承和积淀,也是持续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近年来,山东与军方和国家部委等有关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建设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合力打造国内首个军民融合发展创新高地、军队社会化保障示范区、海陆统筹的特色海军城。经过积极探索,在产业转型升级、资源优化配置、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山东都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2015年10月,28个军民融合项目在古镇口集中签约开工,总投资达103亿元。山东的创新实践,探索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有益模式,也为建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示范省打下了良好基础。
“选择优势突出的地区,试点若干政策和改革措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新模式、新举措,这有利于破解阻碍军民融合发展的共性难题。”王乃静在提案中提出,希望国家支持山东建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示范省,并纳入“十三五”规划。
(本报北京3月8日电)
新闻推荐
3月7日,2016年度青岛市工会职工疗休养和健康体检活动启动,将有2000名一线职工享受到免费疗休养待遇,20000名一线职工享受到免费体检,均比去年增加一倍。自首批百名一线职工开始,陆...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