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培俊报道
本报泰安讯日前,泰安深入分析经济发展形势,创新工作思路,确保今年首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
实施推进“三个一批”工程。壮大一批骨干外贸企业,培育一批高水平国际贸易公司和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在积极引进高层次国际贸易公司的同时,注重培育本土化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加快推进海关综合监管区和青岛保税港区新泰功能区建设,争取早日建成运营。理顺规范一批重点企业贸易统计渠道。
加快外贸企业转型升级,推进外贸新兴业态发展。抓好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选择一批重点加工贸易企业赴沿海地区开展对接,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争创省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
推进外贸企业扩大业务总量。以泺亨物流、东顺集团、鲁润石化、岱银集团和石横特钢等进口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帮助企业争取资源型产品进口资质和配额,进一步加大境外资源合作开发力度,扩大铁矿石、棉花等境外开发资源回运进口。积极开展国际自主品牌培育认定工作,对泰山玻纤、岱银等6家自主品牌企业搞好动态管理,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新增认定,不断提高企业品牌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引导企业加大国际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加快“走出去”步伐。按照全省2016年境外百展计划,积极组织企业“走出去”参加境外展会,提高企业产品知名度。做好境内展会组展工作,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亚欧博览会、南博会、中国国际汽车商品交易会等省里重点举办的境内展会。
推进企业政策培训和任务考核。联合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开展外贸专业知识培训,争取全年培训企业数量超过1000家次。科学制定2016年外贸工作目标任务,强化对县市区、市高新区的调度和考核,严格实行一旬一调度机制,加大巡视督查力度,实行兑现严格的考核奖惩机制。
新闻推荐
□记者郝雪莹通讯员孙健报道本报青岛讯近日,青岛市汽车维修业联合会成立会召开。联合会首批会员单位代表150余人参加会议。大会通过了《青岛市汽车维修业联合会章程》,选...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