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淄川:人才强区助经济转型

来源:大众日报 2016-03-02 20:26   https://www.yybnet.net/

阅读提示

近年来,淄川区面对资源枯竭带来的种种矛盾,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走出了一条依托高层次人才加快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路子。截至2015年底,全区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16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与“十二五”之初相比,全区GDP增长44.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9.1%。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省县域科学发展先进单位,3次入选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本报记者程芃芃

本报通讯员解姗

企业成为引才育才用才主体

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淄川区每年编制《科技项目和高端人才需求汇编》,通过“百名专家淄川行”、“百家企业院校行”活动,引导企业引进科研成果和高端人才。目前已连续举办了八届“百名专家淄川行”活动,共有1700多人次的院士、专家、教授参加,促成610多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对接项目1563项,签订合作项目243项,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00余个。

借助这一活动,淄川区政府先后与10所国内知名院校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聘请18名院士为科学发展顾问,目前有547名各类专家以不同形式为企业服务,实现了以才引才、以才聚才。

为帮企业拓视野促转型,近年来,该区先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举办了12期企业家高级研讨班,在4所高校建立了企业家培训基地,培训各类企业家725人次。全区有20家建陶、耐火等传统产业企业在参加培训过程中受到启发,正在向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方向转型。

统一陶瓷公司原先是一家传统的建陶生产企业,通过聘请李龙土院士担任科技顾问,组建了全国首家陶瓷院士工作站,自主研发的“防静电瓷砖”应用到“神舟”系列飞船,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几十倍。类似这样的公司,在淄川区已成为一个群体,2015年全区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402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0家。

此外,还开展技能人才定制培养。引导企业采取校企订单合作、岗位练兵、名师带徒等方式,立足一线培养技能人才。目前全区3000余人拥有高级以上职业资格,有省首席技师4人,市首席技师22人。

鲁泰纺织公司总工程师王方水,在公司的培养支持下,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国内纺织行业的技术领军人物。他牵头研发的“超高支纯棉面料加工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淄博市本土培养的唯一一位“泰山学者”。

让人才政策释放更大红利

为了给人才工作提供强力保障,淄川区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舍得下本钱。区财政每年按照地方财政收入4‰的标准设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近三年来每年人才工作实际支出以30%增幅递增。

制定《淄川区高层次人才扶持奖励办法》、《关于加快全区经济发展的意见》,对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工作业绩突出的杰出人才、优秀创新团队进行重奖。对从淄川行政区域外全职引进、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分别给予15万元—100万元不等的科研扶持奖励资金。对新产品研发、科技项目实施等给予15万元—100万元不等的现金奖励,近三年来淄川区共拿出2458万元,对科研创新、品牌争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给予重奖。

2012年,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王磊放弃在大城市的高薪待遇,来到淄川创业,与当地企业明泰电源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舜泰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已掌握整车集成、轻量化底盘等核心技术,成功实现量产。2015年王磊入选了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将获得省财政200万元至500万元的资金支持。

同时,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发挥引领作用。制定了《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为各类农村实用人才自主创业或承接农业科技推广和经营服务项目,给予审批办证、创业培训、科技立项、信贷等优惠,累计争取财政扶持资金1200余万元,目前全区拥有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49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2家,种植、养殖等农业大户1000多家,淄博池梨、张庄香椿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富硒龙泉农产品等品牌快速打响。

让人才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淄川区先后投资5亿元建成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全省首家区县级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三个创新创业平台,吸引109家企业、282名人才进驻发展。

颜景川是一名海归,进入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后,区政府给予第1年100%、第2年50%的房租补贴,提供无息贷款和300万元的产业发展基金。2015年1月,他注册成立了山东镭泽科技公司,目前销售收入已突破500万元,生产的激光标识机已进入西门子、青岛啤酒等大企业,先后荣获山东省创业大赛第一名、全国创业大赛第五名。

淄川也高度重视各类科研平台建设,引导有条件的企业成立各类研发中心,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目前,全区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企业分站7个,院士工作站8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32家。

1994年,鲁泰纺织公司采取技术入股的方式,全职引进了“世界格子布大王”——日本专家藤原英利担任高级顾问,至今他已在中国工作生活了22年,不仅为公司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并且让儿子藤原大辅到鲁泰工作,藤原大辅还娶了当地的姑娘结婚生子,把家安在了淄川。藤原父子两人先后获得“国家友谊奖”和“齐鲁友谊奖”,该公司被评为“国家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

人文关怀是留住人才的“软实力”。对此,该区实行区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每位区领导重点联系2—3名高层次人才,通过定期走访,听取意见建议,及时帮助解决家属就业、子女上学等实际问题。并针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健康需求,制定了《淄川区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暂行办法》,为42名高端人才配备了“一对一”保健医生。对优秀的高层次人才,区委、区政府给荣誉、给地位,共有46名高层次人才成为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2016年,淄川区人才工作将聚焦企业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制定出台《淄川区人才支撑计划》,精准对接企业需要。创建“人才淄川”微信公众号,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开展首届“人才工作好新闻奖”,营造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

新闻推荐

审计5年节省投资40亿元

□记者肖芳通讯员陈正华报道本报青岛讯青岛市审计局近日透露,“十二五”时期,青岛市审计局持续对全市重点战略性工程项目开展跟踪审计,提升审计能力和监督成效,5年间共为政府节省...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266万人喜逛糖球会2016-03-02 12:41
评论:(淄川:人才强区助经济转型)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