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歌尔航模队举行了精彩的航模操纵表演。本报记者姜振海摄
正在工作中的世界首款机器人咖啡师。通讯员米恒振摄28日,国内虚拟现实重点研发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正式落户崂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市崂山区和歌尔集团签署合作及共建协议,将崂山区打造成中国“虚拟现实之都”。
北航青岛研究院下设北航歌尔虚拟现实研究院与北航歌尔无人系统研究院,由北航及国内一线学者专家团队组建而成,包括两院院士5人,分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军、徐惠彬、赵沁平、王华明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房建成。研究院借助北航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一国字号实验平台,共同推动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发展,打造新兴产业集群,实现研发规模扩大升级,带动产业布局升级。
仪式上青岛市和北航签署合作协议,在航空航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无人系统、智能制造、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微电子、海洋科学、生命医学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双方将开展七个方面的合作内容,包括建立北航青岛研究院、北航青岛学院、北航青岛技术转移中心、北航青岛国际交流中心,围绕互联网智能制造产业开展全面合作,开展生命医学全面合作,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此次北航青岛研究院落户崂山,为崂山区产业升级注入新的动能。崂山区与北航将在信息技术、海洋环境、智能制造三大重点方向布局。借助北航青岛研究院、虚拟现实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分室等载体,崂山区将在世园村周边,携手海信、歌尔等力量,倾力打造中国“虚拟现实小镇”。
崂山区区长江敦涛表示,崂山区坚持政府引导,科研引领,企业支持,要素集聚,打造生态,创建虚拟现实产业应用示范城区,力争用3至5年时间聚集500家左右的企业,产值达到300亿,用5至7年的时间聚集1000家这样的企业,产值达到一千亿规模集群。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介绍说,将采取八项措施推动崂山虚拟现实之都建设:建设虚拟现实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分室,推动中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创新中心落户崂山,开工建设歌尔青岛科技产业园,规划建设虚拟现实(VR)产业小镇,打造千亿级虚拟现实(VR)产业链,建设虚拟现实(VR)产业创业园区,打造虚拟现实(VR)产业众创空间,设立产业基金,大力推广虚拟现实(VR)技术应用。
■背景什么是VR产业
V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被称为“下一代互联网”以及“下一代移动计算平台”,目前,整个VR的生态圈初步形成,用户、技术、硬件、内容、开发者、渠道、资本7股力量共同推进VR产业发展的生态圈。随着VR成为大势所趋,VR硬件的竞争更是如火如荼,VR眼镜成为目前VR头盔设备的主流形态。北航青岛研究院的主要研究内容为:虚拟现实中的建模理论与方法,研究虚拟场景的表示与实时绘制、虚拟对象的材料与物理信息表示、虚拟对象的运动和行为模型等。
■现状眼镜、头盔,岛城VR产业无处不在
北航虚拟现实国家实验室将承担起科研的任务,政产学研一体化,通俗讲就是将充分发挥北航在智能设备产业链中顶尖的研发能力,歌尔集团在智能硬件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市场转化优势。2001年以来,其承担各类课题3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等纵向科研项目近200项。
北航青岛研究院的成立充分体现了青岛城市发展规划与创新中心升级诉求。不仅有助于提升科研创新水平,更有助于引导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未来,北航青岛研究院将成为世界级引领未来的创新基地,带动中国产业布局全面升级。
对于北航青岛研究院的落户,市科技局局长姜波认为,虚拟现实(VR)产业还处于起步期,从目前阶段来看,岛城没有掉队。姜波表示,就目前来看,岛城的VR产业硬件有头盔,眼镜,软件则由京东等融合应用,把软硬件两方面结合起来,则需要高端研发的支持。其应用以后将无处不在,如游戏、婚纱摄影、智能医疗、深海监测等。“可上天下海,生活无处不在”,关于VR产业的未来,姜波表示,作为下一代互联网,VR会为科技创新注入新的动力。
新闻推荐
施工现场。本报讯(记者周晋华)记者近日从青岛西海岸新区建筑工务局获悉,银海路幼儿园工程目前已顺利招标进场并已完成场地平整、道路硬化及临设搭建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基坑开挖。据悉,...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