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炼正在矿泉水生产线上检测模具。
上千万元引进的生产线,经过他的改造后,不仅可以弥补生产程序的缺陷,生产效率甚至可以超过进口设备。依靠32年的工作经验,崂山矿泉水的陶炼凭借脚踏实地、刻苦钻研的精神,每年就可以为公司节省数百万元的成本。今天的“青岛工匠”我们走近崂山矿泉水仰口基地的经理陶炼。
一个妙招节省百万成本
作为饮料行业中的一名老兵,陶炼1984年就进入崂山矿泉水工作,目前是仰口生产基地的经理。
在仰口基地,提起陶炼的名字,谁都要竖起大拇指。凭借32年积累的经验,他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神奇的成绩。陶炼是学机电专业出身,动辄上千万的生产线,经他与生产实践中的经验一结合,生产效率就能极大地提高。
据介绍,仰口生产基地于1997年开始建设投产,拥有三条半自动生产线和70名的生产线员工。“从2002年,我调任仰口生产基地任基地副经理,心系生产基地每一个环节,每一天的生产,每一天的变化。”陶炼说,在当时拥有一条半自动化意大利线基础上,2005年,他带领维修团队不断创新改造,恢复了一条9000瓶/小时的半自动化生产线,使其能够改造恢复PET塑料瓶产品的生产,为公司节约设备投资上百万元,同时可大大减少单线频繁调机造成的时间浪费,提高了生产效率。
期间,对1加仑生产线设备灌装机、旋盖机等进行了多项技术改造,使其可以适应5.5L规格新产品的生产,实现了单一生产线的多功能化,不但为公司节约了三十万余元的设备投资,而且也为公司的新产品开发做出了很大贡献,5.5L规格新产品(珍品1905)当年可新增产值百万余元。
“金点子”挑战国际效率
为保护水资源,崂山矿泉水每一口水井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立三级水源保护,崂矿人把质量管理贯穿到了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工匠精神”一代代传承,不辜负崂山的好山、好景、好水。
后来,由于矿泉水新国标增加了对溴酸盐指标的控制要求,在没有现成资料可供参考的情况下,陶炼带领维修、工艺人员利用闲置物资自行设计和制作了一套水处理设施,经过反复试验,成功解决了矿泉水生产过程中溴酸盐的控制难题,填补了矿泉水行业关于溴酸盐控制设备改造方面的空白。并作为优秀行业经验,向青岛市饮用水生产企业进行无偿推广。
2011年,陶炼主持对公司新引进的全自动瓶装水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很快发现设备设计、安装方面存在缺陷。“我把意见反馈给设备制造商后,制造商高度赞同和认可,并采纳运用于其以后的设备设计和安装工作中。”陶炼说。
经过他的改造,这条新生产线运行效率不断提高,稳定达到95%以上,最高达到99%,比世界最高水平的进口生产线的设备运行效率还要高5%~10%,为国产设备运行效率所罕见,降低了能源消耗,作为“矿泉水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项目而获得了国家专项扶持资金180多万元,每年可为公司降低生产成本约251万元。
“要耐得住时间磨砺”
走进崂山矿泉水的花园式现代化生产基地,在基地专业负责人的指导下,记者换上符合卫生标准的专用服装后进入车间。通过参观走廊的玻璃,目光所及,一条条全自动PET瓶装水生产线尽收眼底,经过滤沙、碳滤、多级精滤、灭菌系统、终端钛滤等十几道工序,滤除杂质,仅保留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全程100%全封闭自动化无菌灌装后码垛入库,直至物流环节。
在陶炼看来,“工匠精神”的关键在于品质、品牌和服务,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本身就密不可分。“一个好品牌的背后,一定有强大的产品力作支撑,而产品品质提升的同时,品牌内涵自然也会渐渐浮现。”陶炼说,而服务则需要恰到好处,才能将前两者品质更好的激发出来。
如何把崂山矿泉水的生产线潜能发挥到极致?陶炼所能做的,就是一心扑在生产线上,对每一个环节事必躬亲。“提到工匠,人们难免会联想到最近风靡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片中记录了故宫修复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生活。”陶炼说,影片中有个细节,钟表组修复师王津提到,修复钟表需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排查,反反复复好像永远没有尽头。干的时间长了,也就磨出来了。你要是坐不住,就只能改行。
在他看来,所谓的“工匠精神”就在这点滴间显露,精益求精的态度不仅是工艺的追求,更能耐得住时间的磨砺。
文/图本报记者王爱科
工匠精神的关键在于品质、品牌和服务,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本身就密不可分。一个好品牌的背后,一定有强大的产品力作支撑,而产品品质提升的同时,品牌内涵自然也会渐渐浮现。把生产线潜能发挥到极致,就是一心扑在生产线上,对每一个环节事必躬亲。——陶炼
新闻推荐
春意盎然,国际冰淇淋品牌——哈根达斯来到了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为即将到来的2016盛夏带来浓浓蜜意和浪漫情怀。“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哈根达斯推出最新的夏日饮品、创意菜式,诚邀当地的合...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