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25日讯(记者徐军)25日,市疾控中心发布“青岛糖尿病预防项目”的实施成果。2006年和2009年的两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青岛糖尿病发病率已超16%,高危人群占调查人群的一半左右。为有效加强病情防治,青岛将推进社区医生全程参与糖尿病管理。
青岛糖尿病预防项目是目前世界上涉及目标人群最大、范围最广的糖尿病预防项目,由世界糖尿病基金会资助,市疾控中心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共同合作开展的公共卫生健康促进计划。
项目实施以来,分别于2006年、2009年和2012年开展了三次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2006年青岛糖尿病患病率为16.3%,糖尿病高危人群比例为48.5%;2009年患病率为16.2%,高危人群比例为53.1%。同年,调查人员对2006年流行病学调查对象进行了复查,发现随访中的1294例非糖尿病患者,在3年后有11.1%的个体患上糖尿病。2012年启动的第三次流行病学调查,还在统计之中。
在全市802家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该项目建立了由市卫计委统筹管理的糖尿病防控系统。政府职能、公共卫生机构职责、公共卫生促进项目及相关专家业务指导实现无缝衔接。该项目对全市疾控中心、一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基层医疗机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24场糖尿病防治知识的业务培训,共培训医师2000余名、校医300多名,以提高基层社区医师的糖尿病防治知识水平。
项目实施期间,工作人员结合社区健康教育,编写、发放糖尿病防治手册,组织参与各项健康促进活动。在各个项目区进行“健步行”活动,走进中小学校园开展“小手拉大手”讲座。通过一系列科普教育,青岛市居民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由2006年的不足50%提升到现在的80%。
2009年开始,青岛市将糖尿病项目糖尿病高危人群随访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在全国首创慢病防控的“青岛模式”。2014年,“青岛模式”正式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开创了全国首家由政府统一实施慢性病高危人群日常管理的新模式。
项目第三期计划在前期基础上,构建“防治结合、关口前移”模式,推进社区医生全程参与糖尿病管理,探索岛城慢病诊疗、预防及转诊模式,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糖尿病的治疗管理。
■相关新闻崂山区糖尿病患者有了专属门诊
本报5月25日讯(记者乔秀峰通讯员朱晓靖)25日下午,在崂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了省级专家定点医院医师培养暨糖尿病专科门诊建设行动启动仪式,成立青岛市首家基层糖尿病门诊。
此项目由白求恩慈善基金会联合山东省医师协会共同发起,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分级诊疗”的医改要求落地。
新闻推荐
最美地铁站5月25日,青岛地铁三号线太平角公园车站,经过前期的施工建设,如今站上整洁的环境和优美的风景已经展现在市民眼前,地面上还铺设了包括北京、上海、广州、伦敦、莫斯科、德黑兰...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