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25日讯(记者李珍通讯员李玉兰王亚男)5月25日上午,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土地行政登记纠纷案。与以往不同的是,审判台上坐着5个人,其中3名法官,2名人民陪审员。记者了解到,这是青岛中院积极探索陪审制度改革,首次试行2+N或3+N的陪审制模式,即由2名或3名法官与N名人民陪审员(保证合议庭总人数为奇数)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审理。这在全省尚属首次,开创了山东法院行政审判历史上行政审判模式创新的先河。
5月25日上午,原告常某某诉被告青岛市黄岛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一案在市中院开庭审理,将择日宣判。审判席上坐着5个人,3名法官加两名人民陪审员。人民陪审员张玉峰来自八大湖街道,人民陪审员曲进霞去年8月份从街道离职,已参加了30多起民事案件的审理。青岛中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合议庭不只是合议庭成员数量的简单增加,它可以将相关专业人员和普通人民群众吸纳到合议过程中来,使人民陪审员从专业角度和普通大众角度认识案件事实,有利于合议庭成员打开审判思路、拓展裁判视野,提升案件裁判水平。青岛中院将首先在行政审判领域试行大合议庭陪审模式,然后逐渐向民事审判等领域拓展。
新闻推荐
山东省9所高校试点综合评价招生,名额不超20%高考成绩占比不低于50% 过五关,就能靠“好评”进大学
本报5月25日讯(记者魏海洋)2016年山东高考,与文理综改用全国卷的变化同等重要的可谓是开展普通本科高校综合评价招生试点了。高考成绩加上高校的自主评价的形式更有利于高校选才。5月25日,...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