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上班围着设备转,下班抱着图纸看 青岛卷烟厂生产线上有个“青岛模式”,工匠团队创下行业纪录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6-05-24 00:11   https://www.yybnet.net/

工匠精神包括三部分,一是执着,二是苦拼,三是创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得到提高。——王彬

工匠精神就是不求名利,踏踏实实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栾胜勇青岛卷烟厂是山东中烟的四个生产机构之一,2015年552.4亿支香烟从这里出厂。如此庞大的产能来自超高速生产设备的支持,而为了调试好这些设备,青岛卷烟厂培养出了一批“上班围着设备转、下班抱着图纸看”的肯钻研、肯创新的工匠……

匠人匠语

为早投产汗水漂起船

走进青岛卷烟厂卷包车间,记者看到,这里机械设备林立,只有少量工人在设备间穿行。“这些设备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每天都要看一看零件的状态,听一听运行的声音。”说这话的是青岛卷烟厂卷包车间高级技师、包装设备维修主管王彬,他就是青岛卷烟厂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之一。

1996年,厂里引进第二组FOCKE350包装机设备,王彬作为技术带头人,设备到厂的当晚开始,他就和团队成员一起投入到了“十日鏖战”之中,头顶酷暑,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最终,外国专家需要45天才能完成的工作,王彬和他的团队仅用10天时间就将其全部完成,带领团队创造“宁可汗水漂起船,确保FK早投产”的“FK精神”。

2005年,山东中烟举办第一届烟机设备维修职业技能竞赛,王彬取得FOCKE350机型第一名,并于2007年蝉联公司第二届竞赛冠军。在2008年“泰山杯”第三届全国烟草行业烟机设备维修职业技能竞赛中,王彬凭借出色的发挥一举夺魁。

2013年,青岛卷烟厂率先引进ZB48国产超高速包装机组,由于毫无经验可借鉴,王彬在设备上一靠就是十多个小时,连饭都没时间吃。在一番钻研之下,王彬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可行性的改造意向与方案,先后完成700小盒包装机烟库拍烟板改进、750美容器烟包冷却系统设计、778入口检测清洁系统设计等近20项技术革新。

齐心协力的付出,换来设备顺利投产运行。从安装调试到设备验收,整个过程用时仅为4个月,远远低于行业平均6~10个月的调试时间,创造了国产超高速包装机安装调试新纪录,被行业誉为国产超高速卷包机组安装调试“青岛模式”。

言传身教培养人才

2012年,青岛卷烟厂卷包车间成立“王彬劳模创新工作室”,组建创新团队10余个,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等活动。四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劳模创新工作室共获得创新成果89项、成果转化38项、实用新型技术创新56个,获得国家成果19个、省级荣誉20个、青岛市成果33个,真正成了解决生产一线技术难题的攻关站、推动技术创新工作的孵化器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练兵场,并先后被授予市级、省级及全国轻纺系统首批劳模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

“懂技术,会管理,会带队伍”,在多年老同事张玉安眼里,王彬完全符合企业寄予一名优秀设备主管的期望和要求。尤其是最近这几年,王彬在做好设备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后备人才的培养。为了帮助徒弟们尽快成材,王彬每天都要召开班前会,并提出了“三多一勤”的工作要求,即多学、多问、多记、勤动手。王彬还特别注重给徒弟们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在徒弟看来,技术之外的言传身教,犹如春雨润物,虽无声,却有形,影响久远。多年来,王彬配合车间共计培养优秀技能人才二十余名,其中高级技师3名,技师3名,高级维修工6名,维修型操作工9名。

修设备烟灰粘满身

如果说王彬和他的团队提高了青岛卷烟厂生产的速度,那么栾胜勇和他所在的青岛卷烟厂制丝车间则是保证卷烟质量最重要的一环。正是在制丝车间,烟草实现了从烟叶子到烟丝的转变。“这个过程工艺非常复杂,包括增温、增湿、加料、切丝、烘丝、配比、加香等诸多环节,这些环节全部在流水线上完成,不同品牌的香烟,在配比、加香等环节的要求也不同。像栾胜勇这样的车间维修工需要熟练掌握所有的环节,并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青岛卷烟厂制丝车间主任董志刚说。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然是卷烟机电专业科班出身,但由于设备太复杂,有时栾胜勇会为了解决一个设备问题,钻进机台,一干就是大半天,烟灰、粉尘、汗水粘满全身,他一点都不在乎。有时遇上解决不了的难题,他就细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请教,直到把问题全都弄懂为止,那股劲头让同事们很是佩服。“栾胜勇刚来厂里时就很有灵性,很快就成长为车间切丝机维修技术骨干,也是车间最年轻的一名高级技师。”董志刚说。对此,栾胜勇却很谦虚,“我也没什么窍门,就是踏踏实实跟着师傅干,业余时间多学习业务知识。”

就这样,在从事维修工作的近20年里,栾胜勇凭着一股子韧劲和勤学苦练的精神攻克了一项又一项设备技术难题,他主持的技术革新项目《微波水份仪的改进和使用》在青岛市第二届青年职工创新创效活动评比中获得铜奖,他主持的小改小革项目《加料机控制系统改造》使车间加料精度由98%提高到99%以上,料液温度误差控制在±3℃以内,成功解决了加料工序技术难题,余料多回收1~2kg,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150余万元,该项目荣获企业小改小革评审一等奖。此外,他还主持了《三千外掺梗风送改造》、《切丝机平分振槽翻板门及料仓连接改造》、《预配柜出口皮带输送机主动辊与电机联接方式改造》、《切丝机传动、物料输送张紧装置改造》等多项技术创新项目。同时,编写了培训教材及操作指南15篇。

“魔鬼”训练终夺魁

2008年,由于技术过硬、善于学习、头脑灵活,栾胜勇被确定为山东中烟参加“泰山杯”SQ3系列机型竞赛的唯一选手。“我被确定为全省唯一一名SQ3系列机型参赛选手,这对我的人生来说是一次极大的挑战。”栾胜勇说。

胜利往往是基于周密而艰辛的准备。大赛集训期间,栾胜勇开始了他近乎“魔鬼式”的百日训练,每天早晨7:30准时到厂进行一次实操模拟演练,有时甚至一天进行两套、三套试卷的模拟演练,晚上回到住所他便埋头钻研理论知识,经常凌晨一两点还有他苦读的身影。终于,他凭着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遥遥领先的成绩在大赛中一举夺魁。面对荣誉,栾胜勇说:“这只是我今后工作中的一个新起点。知识、技能永无止境,我还需要继续努力。”

在青岛卷烟厂,像王彬、栾胜勇这样的具备工匠精神的技师还有很多,为了培养技师人才,青岛卷烟厂2012年成立了技师工作站。在企业遇到影响产品质量、设备性能效率、成本消耗等方面的技术问题时,就由工作站内的高级技师出马,解决难题。据了解,目前,青岛卷烟厂技师工作站已完成技术攻关项目81项,目前正在实施的有20项。2012年以来,通过组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导师带徒等活动,393名职工通过行业鉴定获得技能提升,16人取得技师职业资格,9人取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1人被授予“全国劳模”、“全国技术能手”称号,3人获得“全国烟草行业技术能手”称号,1人获得“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2人获得“山东省首席技师”称号,2人获聘“青岛市特聘专家”,8人获得“青岛市首席技师”称号,2人获得“青岛市有突出贡献技师”称号,1人被评为“山东中烟高技能拔尖人才”。企业的“工匠氛围”成为员工成长的催化剂。

文/图本报记者乔秀峰

新闻推荐

有事您说话,记者帮您办 本周六去世纪公园,城阳生活记者帮办日来到您身边

记者帮办,由来已久,一般为媒体所创办,旨在利用新闻力量搭建一个与读者互动、服务于民的宣传平台。从2012年半岛都市报《城阳新闻》创刊之时算起,“记者帮办”栏目已同城阳市民守望相随、风雨相伴...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上班围着设备转,下班抱着图纸看 青岛卷烟厂生产线上有个“青岛模式”,工匠团队创下行业纪录)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