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举行在即,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没有比这更紧张的时刻了。家长更是不知所措,怎么和孩子说话才对?不少家长都吓得“大气儿不敢出”,更不用提如何与孩子们交流了。正如一位家长所说,高考前最好的“准备”,就是一切都按正常进行,不要让孩子感受到特殊照顾就好。有那么一位家长,高考前将孩子和自己的体验写成了日记。如今回头再来读这些文字,父女俩感慨颇深。本期《教育周刊》,我们就来看看陪考那些事儿。
考前日记:不敢多说唯恐孩子瞬间爆发
马先生,岛城一银行员工。2013年6月份孩子参加高考,在陪考的这段时间,马先生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下孩子高考之前的心路历程。马先生说,每个参加高考的孩子都很不容易,身为家长,不敢多说,更不敢多要求什么,唯恐孩子瞬间爆发。“我的做法是,干脆什么都不要说了,教育和沟通不在这一时了,现在只需做好自己的工作,让孩子高兴就好。”而下面这些日记,便能体现出孩子和家长最原始的状态。
2013年5月11日
晚饭准备了胡椒烤肉、黄瓜拌海蜇、炒蛤蜊、煮丸子、小米粥、油条和芋头。三人共进晚餐,其乐融融。边吃边聊,说起小时候的事,妈妈表扬贝子记性好。学习间隙,贝子出屋小憩,有些许的焦虑,与爸妈拥抱后哭了。
2013年5月18日
离高考还有20天。晚上贝子坐在床上看了会杂志和闲书,进屋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口水都流到卷子上,还振振有词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学习期间出屋休息了几次,贝子让妈妈给按摩了几下头。贝子感觉有点浮躁,喊了几下。孩子坚持,一切就要过去了!
2013年6月2日
今天离高考还有5天。早晨打开天窗给贝子的屋里透了透气。看到有当天的《半岛都市报》,赶紧先买了份,这几天经常脱销,原因是天天刊登关于高考的事。贝子说:“即使考得不好也没什么,因为我有一个幸福的家,还有好吃的。”
2013年6月5日
今天离高考还有2天。贝子还是感觉恶心、心堵。爸爸无奈,“训导”了贝子一阵,希望贝子放下那本来就不存在的包袱。下午4点多,贝子自己回来了,明显看出心情不错。真是那句话“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饭后贝子说有点头疼,我给她按摩了一会儿。
2013年6月6日
这么多天辛勤的努力,终于迎来了那短暂的三天,其实也就是那几张薄薄的试卷。贝子学习间隙小憩,看了《半岛都市报》上刊登的有关高考的注意事项。还有一篇评论不错,题目叫《借一抹青春的微笑摆渡那高考的沧桑》。晚上贝子准备好了一切考试用具。深夜贝子醒了,吃了点饼干,大约凌晨2点,贝子再次喊爸爸,说是热得睡不着。但愿贝子明早精神好些。
2013年6月7日
今天考语文和数学,祝愿孩子们好运!还没到学校门口,就看到乌压压的送考的家长。和贝子挥手道别,微笑写在我们的脸上,没有多余的嘱托。祝贝子好运!希望把这一抹微笑,带到走出考场。节选自《岁月静好》
“大气儿”不敢出家长到底该怎么做?
采访人:青岛成长心理研究所所长石卉
通过上面的日记可以看出,马先生在对待孩子高考这件事上,有很多可借鉴之处。马先生很关注孩子的情绪,并能给孩子提供一个空间,在压力非常大的时候,给孩子一个温暖的臂膀,从而打开孩子压力的释放口,这是很多家庭所不具备的。
给孩子温暖的臂膀
打开压力释放渠道
现在有些家长没说三句话,孩子就已经相当不耐烦。没有交流的氛围,家长心理导师的功能,自然没法发挥作用。此外,每天除了学习,马先生还有很多可与孩子交流的话题,讨论每天发生的新鲜事,这得点个赞。孩子在备考过程中,有很多压力需要释放,家长要做好沟通者的角色。最后,马先生每天很精心地搭配营养和各种食物,让孩子回到家就能好吃好喝,便能够感受到爸爸妈妈的关爱。以上几点,是值得所有家长学习的地方。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家长不要因为高考的到来,而故意改变生活的节奏,给予孩子特殊的照顾,他们能够感受到,这种无形的特殊关照,是来源于家长高考的期望,这会转化为不良暗示。
在日记里,我们也看到了不好的一面。那就是家长在日记中多次提到,“爸爸妈妈太可怜你了”,“再咬咬牙就熬过去了”这类的情感抒发。虽然家长未必将这种话说给孩子听,但这种共情,同样会给家长一种负面的心理暗示,而这种心理暗示,毫无疑问会传递给孩子。即便马先生一再想将氛围放轻松,想尽可能地放平心态,但日记里这样围绕孩子的话语,以及鲜有其他生活细节的记录,依然将马先生对孩子高度关注的状态展露无疑。事实上,压力管理不只是孩子们需要上的一堂课,就连高考生的家长,也应率先将这堂课学好。只有家长足够成熟,对压力有充分认知,才能帮助孩子面对压力。
过度的照顾只会让
孩子感到非常苦恼
对于即将高考的孩子,对家人的过度照顾会感到非常苦恼。比如,刚想喝水,爸爸已经倒好端来了;刚要剥鸡蛋,妈妈已经送上一个剥好的。这在别人看来也许是件幸福的事,可是在孩子眼中却分明代表着一种语言:考不上不行。关照是必要的,过度关照则会转化为巨大的感情压力。正确的做法,是家长不要主动为孩子多做一件平时不做的事情,一切日常安排都和平时无异。另外,高考之前不要要求孩子过度用功。在最后的一周中,显然,学习的实力和考试的技术这两个层面已经有较大的提高,所以没有必要再过度用功。如果孩子有玩的需求,可以痛痛快快玩一天。
信任、关怀、祝福
对孩子未来充满信心
面对高考,绝大多数家长都很紧张焦虑,电视不敢看,大气不敢出,二门不敢迈,唯恐孩子不抓紧时间。还有些家长借助去给孩子房间送水的时间,看看孩子的状态。这完全没必要,作为家长,首先是信任,第二是关怀,第三是祝福,第四是对孩子未来充满信心。要知道,在孩子身上发生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接受的。让孩子意识到,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还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另外,作为家长,不要让孩子过于依赖自己,不要替孩子做太多的事情,给孩子足够的私人空间,成长的时间,犯错误的机会。我不希望看到家长微信、QQ头像都是孩子,到处都填孩子的名字,一方面这让孩子承担太多家长的压力,甚至家族的压力,甚至家长没完成的缺憾,都要让孩子去做。家长应该拿回自己那部分生活,拿回自己应该承担的部分。本报记者贺鑫一
新闻推荐
19家星级酒店婚宴全藏“霸王” 市餐饮行业格式条款调查结果出炉,还有饭店乱收包间费餐位费
本报5月23日讯(记者王媛)5月23日,青岛市消费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指挥部办公室、青岛市工商局、青岛市消保委联合公布了《青岛市餐饮行业格式条款消费调查情况报告》,此次调查选取了4条美食街...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