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晓帆报道
本报青岛讯5月12日,来青岛市李沧区行政审批大厅签订《李沧区住所(经营场所)承诺书》的青岛常宏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曲贝贝告诉记者,公司在京口路90号租用了一间20平米的办公室,主要做五金配件、钢材、木材批发零售业务,由于企业经营场所为旧厂房改造,产权不清晰,按照以前的规定,她拿不出产权证明就不能办证,登记条件放宽以后,她签订承诺书,就可以获得许可证,开展正常的贸易往来。
这是李沧首次针对创客类企业注册登记便利化出台新举措,目前,每天来大厅签订承诺书的小微企业超过20家。
“李沧位于城乡结合部,过去2/3的地方属于农村,旧村改造后有大量集体资产或者集体土地,由于这类闲置房子没有独立产权或者产权不清晰,进驻的小微企业无法进行正常经营活动。”李沧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局局长荆玲说,签订《住所(经营场所)承诺书》为企业“兜底”,签订承诺书后,小微企业可以取得许可证或批准文件后开展相关经营活动,解决了“进口”和“出口”的问题。这类没有正式产权或者法律文书的房屋纳入监管后,一旦违背承诺或者有虚假承诺,执法部门将撤销企业的营业执照。
新闻推荐
■寻找“青岛工匠”弘扬“工匠精神”□本报记者张晓帆实习生秦文峰32年坚守一线滤沙、碳滤、多级精滤、灭菌系统、终端钛滤……饮用矿泉水时,只需要拧开瓶盖,...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