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岛城民营书店迎来开业潮,业内人士探讨如何稳健经营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6-06-29 23:51   https://www.yybnet.net/

6月28日,在中国西南颇具影响力的西西弗书店在青岛凯德MALL新都心店开设了他们位于北方地区的第二家店,其董事长金伟竹透露,今年西西弗还将在青岛开设第二家店,在全国他们今年将开设约20家新店。与其迅速扩张相呼应的是,青岛的民营书店近来也陆续开花。业内人士认为书店的发展固然受大环境的影响,但最重要的还是内因,用专业、稳健的经营态度卖好书,“不玩资本”也不把书店过度“神圣化”,透过文化地标、名片之类的“虚名”去妄存真。

风从南方来:定位“大众精品”不做小众

已经有23年历史的西西弗书店,从贵州起步、辐射西南,现在又开始了向全国扩张的步伐,6月28日,位于青岛凯德MALL新都心店的西西弗书店开业,这是继沈阳之后,其在北方开设的第二家店,也是该图书连锁品牌在全国的第45家图书零售店,西西弗书店董事长金伟竹透露,今年还将在青岛开设第二家书店,未来还有可能开设第三家,“我是威海人,妻子也曾在青岛工作过5年,书店要全国布局,山东肯定是我们考虑的重点省份,而青岛是重点城市。”

在进军青岛前,金伟竹说并未考察过青岛的市场,“从2007年以来,我们的发展模式一直是依托大商场开图书零售店,我们要考虑的是商场人群定位和规模,只专注服务于商场所辐射的消费群”。

在青岛的这第一家西西弗书店有约550平方米,大约有2.5万个图书品种,“我们要做的不是方所那样的大书店,而是中等规模的书店”,金伟竹将西西弗定位为大众精品连锁书店,“我们书店会卖符合一般大众阅读的很多畅销书,当然这些书也都是精选过的”,金伟竹认为书店如果只走小众路线,卖高冷的社科书、文艺书,很难维持书店的营运,不拒绝畅销书,反而给了书店同时销售一些阅读人群比较狭窄的社科类图书的本钱。

读书不是秀:避免书店成为自拍胜地

实体店回暖:更多资本涌入文化产业

近几年,西西弗在迅速扩张中,“2013年我们开了3家店,2014年新开了9家店,2015年开设了20家店”,金伟竹说,2015年的开店数量相当于西西弗过去20年开店数的总额,“现在开一家新店对我们来说很轻松,有很多新店我都没去过”,同时金伟竹也表示,这种扩张并非“盲目”的,“我们还是一直坚持稳健的经营策略,不硬来,想投资西西弗这个品牌的人一直在排队,但我们不玩资本,还是要专业卖好书,这是本和末的问题”。

在青岛,近两年来实体书店也在迅速增长。在青岛开了三家书店的张兵林认为,这一轮书店的回暖与大量外界资本的涌入有很大关系,“一些以往投向房地产等领域的大资本都开始转投文化产业,很多人对投资实体书店感兴趣,不但有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诚品、方所书店这样成功的样板也让很多人看到投资书店是可以有收益的。”

青岛市文广新局印刷发行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岛目前有图书业务的企业数量共有767家,其中包括批发和零售,“每年都有注销的,也都有新审批的,这一数字基本持平,没有太大变动”,该负责人表示相关部门也一直关注实体书店的发展,目前正在酝酿扶持实体书店健康发展的相关办法。

生存各有道:“书店有咖啡”和“咖啡店有书”

虽然书店数量迎来一个增长小高峰,但张兵林认为,对他所经营的不是书店等独立书店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每个书店都有不同的定位和读者群,“方所、西西弗其实在规模上和新华书店有点像,都是大型的综合书店,不是书店的定位更精细一些,我们有1万多名会员,这些会员愿意看、买什么书,我们就根据他们的阅读习惯来选书,常备品种有6000至8000种”。

现在的书店都开始注重“文化空间”的营造,在经营项目上也越来越丰富,张兵林认为青岛的书店分为“书店有咖啡”和“咖啡店有书”两种,如是、方所和不是书店等都是以书为经营主业,咖啡等饮品和文创产品为辅,金伟竹也说西西弗书店的图书销售占比80%左右,文创产品占比约5%,餐饮占比15%。而良友书坊、青岛书坊在张兵林看来则是“咖啡店里有书”这一类型的,书在整体经营项目中并不占绝对大头,并且在图书的选择和陈列上也没有明确的风格和独特性,“但它们的位置都处于景区,适合这种经营定位。”

金伟竹认为,书店的所有设计都应该是为读者而生的,为了使读者不在茫茫的书海中迷失,书店需要提供完整且恰到好处的导航系统,“我们的书店一直不走设计路线,给读者的空间体验只是一个基础,提供给读者什么样的图书体验和服务互动才是最重要的”。

“我也不喜欢用文化地标、城市名片之类的来形容书店,不要把书店过度神圣化,把读书这件事弄得太仪式化”,金伟竹更愿意书店给读者提供一种温暖的归属感,“在润物细无声中让那些可能在逛商场时随意溜达进书店的读者发现好书、爱上阅读,是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的事儿”。

张兵林也认为,现在由于一些图书馆的藏书更新速度没有那么快,实体书店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图书馆”的功能,他并不介意读者拿着未结账的书在咖啡区坐下阅读,这在很多民营书店是被禁止的,“允许读者看书,看似会造成一些书的损耗,但从长远看,这会促进更多人看书,书店自然也会受益”,张兵林同时也指出,当下的阅读环境仍需要很多改善,那些陈设美好的书店不应只成为“自拍胜地”,走进书店的人要试着真正沉下心去阅读,而不是只在书店里喝咖啡、聊天、拍照。本报记者王法艳

新闻推荐

青岛中院首次发布双语审判白皮书

本报6月28日讯(记者李珍通讯员时满鑫王颖颖)6月28日上午,青岛中院发布2013~2015年青岛市《涉外、涉港澳台商事审判白皮书》和近年来涉外、涉港澳台商事审判案例。这是青岛中院首次对...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岛城民营书店迎来开业潮,业内人士探讨如何稳健经营)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