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镇大杂院里的人为人厚道、实在、讲义气,有强烈的自尊心,性格刚猛、好勇斗狠,喜欢抱团儿、好打群架,男性尚武、女性泼辣。这大概是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造成的。
西镇大杂院住户日照人多一些,还有即墨人、胶县人(现在的胶州)、平度人、胶南人等等,大都是破产农民流入城市。青岛开埠到解放前,先是晚清的乱局和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闹土匪,后来是日本的侵略……加上断断续续的饥荒,不断造成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许多近乎赤贫的农民,在流入城市前,已经长时间处于衣食无着、饥寒交迫的状态;否则以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当时农民的普遍心态以及人的惰性,在家乡哪怕有一丝生计,断不会轻易背井离乡、脱离故土。最终为了闯出一条生路,拖家带口来到一切陌生的青岛,也实属迫不得已。但他们初来青岛的生存状况同样是艰难的。
青岛开埠之初,西镇先民们的生存环境应该比现在的农民工更凄惨。现在的农民工好歹还有吃饭和睡觉的地方。那时那些初到青岛的先民,能打起个席屋就不错了;吃饭也是现挣现吃、有上顿没下顿,是正真的弱势群体。这样的人不好勇斗狠、不团结怕是很难生存、很难立足的。
从心理学上说,越是社会底层的人,因为弱势引发的自卑,往往内心越脆弱、越敏感而好斗。西镇人好面子,骨子里唯恐受到别人轻视;一旦觉察到别人瞧不起自己,也会奋起反抗,甚至被惹急了会以死相搏。前一段时间,看NHK一部介绍库尔德人苦难命运的纪录片。片中所介绍的库尔德人的个性,似乎和西镇人有些许相似,大概遭遇差不多的原因吧。
同一个院里同乡、甚至亲戚关系的很多;即使不是亲戚或者同乡,在一个屋檐下和睦相处了很多年也胜似亲戚。所以西镇的邻里关系多从老辈论,可能比你小的辈分比你大;差不多大的孩子,可能要叫另一个叔或者舅,很有乡村社会的遗风。
除了注重血缘、乡谊、邻里关系外,就是拜把子的多。我姥爷有磕头的兄弟,我母亲也有干姊妹。这也是底层人民自保和互帮互助的一种非书面的契约形式吧。
这种融洽而和谐的关系是西镇人抱团的基础。我小的时候,如果哪个小伙伴儿受到外人的欺负,其他小伙伴儿会踊跃帮他复仇;如果哪个小伙伴儿对此不热心,会被其他孩子视为不仗义,并受到孤立。
西镇人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古道热肠,看不得别人受欺负,会勇敢地替弱者出头,不会做缩头乌龟;也会倾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西镇人信守承诺,对别人托付自己的事会视为一种信任,并且想方设法做到。这些个性让西镇人抱团的特征更加突显。
西镇大杂院的人通常恪守传统道德,不孝顺父母最是让人不齿的行为,会引起公愤;甚至有人会主动抱打不平,揍不孝的儿女一顿。
其他让瞧不起的人和事还有:护驹子的(青岛方言:护犊子);贪小便宜或强占邻居便宜的;乱搞男女关系的,这种行为叫“耍破鞋”,似乎指女的多一些;穿着打扮不正经、游手好闲的叫“屎蛋”、“流球”或者“阿飞”;西镇老人常说:“十分聪明使七分,留着三分给子孙”,光耍心眼儿、耍嘴皮子的人被视为“不实在”,通常西镇人不愿意结交这样的人;还有小偷小摸的,尤其偷邻居,是件非常丢人的事,是整个家庭、甚至家族的耻辱。
新闻推荐
“成绩不重要,友谊才难得” 青岛首届社区娃娃足球赛将于7月9日在敦化路小学操场开踢,欢迎您来看球
孩子们在球场上角逐。本报讯(记者张海玉)6月26日,华信永安敦化路足球队球员们顶着炎炎烈日,在敦化路小学操场上备战友谊赛。据了解,7月9日上午,在敦化路小学操场,青岛“优材教育杯”...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