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走,洗海澡去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6-06-07 00:04   https://www.yybnet.net/

第五海水浴场。

第八海水浴场更衣室。百姓天堂,穿着泳装逛大街

浴场有多美名人告诉你

到夏季来,青岛几乎是天堂了。双驾马车载人到汇泉浴场去,男的女的中国人和十方的异客,戴了阔边大帽,海边沙滩上,人像小鱼一般,曝露在日光下,怀抱中是薰人的咸风。沙滩边许多小小的木屋,屋外搭着伞篷。人全仰天躺在沙上,有的下海去游泳,踩水浪,孩子们光着身在海滨拾贝壳。

——闻一多《青岛印象》(1932年6月)

浴场是开放的地方,但同样也有章法。

早在1915年,海水浴场就制定了管理规定,每年的6月25日到9月10日是开放日,“海水浴场取缔规则”对浴场地点、着衣要求、废弃物处理、禁止宠物等都做了规定。1923年6月25日,回收后的青岛又有了正式的“取缔海水浴场规则”,在青岛市档案馆里,记者看到了细则,当时涉及的浴场主要是文登路汇泉海岸和太平路青岛栈桥以西之海岸,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浴和六浴,“凡在海水浴场沐浴游泳者无论男女均须穿着水衣不得裸体”,“凡在文登路海水浴场游泳者须遵守:不得在更衣室外脱衣;在室内脱衣时须掩闭室门;不得在室屋之外设置坐席;不得在场内叫买叫卖”,“所着水衣均以带色条布为限不得故为奇异”,“违反本规则之规定者处三十元以下之罚金”……规则基本年年出,但都大同小异,只不过所涉及的浴场在逐步增加,甚至从第一海水浴场到第八海水浴场。

浴场多了,说明洗海澡的“鼓”了。

“玩得最尽兴的莫过于夫妻俩携带着小儿女光临,小孩子携带着小铲子小耙子小水桶,在沙滩上玩沙土,好像没个够”,这是梁实秋对青岛岁月的生动回忆,又何尝不是千千万万家庭的真实写照?

夏季,浴场里如“下饺子”,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洗海澡”甚至成了青岛的独有名词。在之前的采访中,上到80岁的老人,小到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一提起浴场,张张面孔都洋溢出兴奋之情。每日下午五点钟左右,在公司、工厂、洋行上班的情侣们、家庭们一对对、一批批,携着手来到浴场。每一个下午的晚上,尤其是星期六的下午,中山路、太平路、莱阳路增加了不少的汽车、马车、人力车、摩多车堆满了马路中心。夕阳的底下,碧绿的海水、拥满了摩登人士。投入海水中,暂且忘却了身份和地位,穿上泳衣,大家都平等的人类,在浪花中翻滚其乐无穷。而优越的先天条件,更是青岛人心中永远的骄傲。

因而鲁海先生总结了青岛三大怪,其中之一便是穿着泳装逛大街,“青岛人爱洗海水澡,夏季中午的浴场纳客十几万人。洗海澡要更换游泳衣,洗完后要淡水冲浴。家庭或单位靠近海水浴场的人们,往往在家里换好泳装,无论男女老少,走向浴场,外地人大为惊奇,尤其是第六海水浴场,外地人下火车看到街上许多穿着泳装的男女,连呼‘青岛人太开放了\’。”

百年岁月,城市历经沧桑,浴场也在颠簸中伤痕累累,1945年,日寇穷兵黩武,做垂死挣扎,曾拆下汇泉浴场更衣室的木板用作浇灌钢筋混凝土的壳子板,以修筑碉堡;青岛解放前夕,大量的难民住进海水浴场的更衣室;再加上台风袭击等自然灾害,汇泉浴场经历了多次重建。而当年陆续建立起的八大浴场有的也逐渐消亡,留在了人们的记忆当中。

然而,那声“走,洗海澡去”正回荡的每个夏日的街头,至今都没有消失。

八大浴场前世今生

随着游客的增加,仅仅一座海水浴场不敷使用,于是青岛又相继开辟了其他几处海水浴场。

第二海水浴场:在距离汇泉不远处,又称山海关路海水浴场,这所浴场因为地处可封闭海湾,且与八大关别墅区相邻,青岛解放后,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元首等,都曾在这畅游。作为疗养区,这里也是病人经常光顾的地方,据鲁海回忆,这里温水冲洗,有护士在沙滩上守着,病人戴着三种颜色的帽子,病得厉害戴红帽子,只能在浅水区,戴蓝色的帽子可以到中等水区,戴白色的帽子可以随便游。

第三海水浴场:又叫太平角海水浴场。位于太平角东侧,建于1934年,规模虽不大,但海水却异常清澈。

第四海水浴场:又叫湛山海水浴场。为欧美教会所辟,别墅数十栋,自成村落,山东内地的欧美传教士大都避暑于此。这一带地势优越,风景雅致,一般市民不常到此。

第五海水浴场:初为船渠浴场,位于新疆路客运站以西(过去的盐化厂和前进工厂旧址),第一次日占时期为会员浴场。日占时期冠县路以地近码头,建有花屋旅馆、花月旅馆、东洋旅馆,在船渠港旁开辟了海水浴场,叫三日月海水浴场(意思为月牙海滨),俗称船渠浴场,后叫第五海水浴场。现已消失。

第六海水浴场:位于太平路栈桥之西,毗邻火车站,又称“栈桥海水浴场”。许多从未见过大海的外地人,初识大海便是在这里。此处浴场非常简陋,直到1934年之前,公共更衣室尚是临时搭建的席棚,所以管理规定的细则最初都不涉及这里,最初是一些买卖人穿着“小褂”入水,一些社会中下层的民众也喜欢到这里游泳。不过此处多暗礁,有急流,一般人不敢轻易远游。

第七海水浴场:也叫四方海水浴场、湖岛海水浴场,位于湖岛海滨,1965年建成,原址在四方区兴隆一路14号,当时是四方区居民夏日游泳的好去处。水下是柔软的海砂,由于海砂中含有发电厂烟囱落下的粉煤灰,退潮后的沙滩是黑色的。现在已不复存在。

第八海水浴场:又称沧口海水浴场。上世纪六十年代建于李村河铁路桥下,1965年浴场搬到国棉六厂海池子,涨潮时海水灌满池子,退潮时有专人管理把大闸关上,所以不管什么时间游泳,海水总是满满的。每当涨潮后,游泳池旁边的海域和海滩就成了天然浴场。海池的大坝成了跳水表演的舞台,人们乐此不疲地爬上跳下。如今,浴场已踪迹不再。

在青岛那两年中,正是我一生中工作能力最旺盛,文字也比较成熟的时期,《自传》《月下小景》,其他许多短篇是这时写的,返京以后着手的如《边城》……也多酝酿于青岛”,沈从文在《小忆青岛》中说,“大约因为先天性的供血不足,一到海边,就觉得身心舒适,每天只睡三个小时,精神特别旺健”,显然,青岛是他灵感的源泉,其他人何尝不是?闻一多对浩瀚碧绿的大海也十分迷恋。他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之暇,常漫步青岛海滨。他曾以《海》为题目,让入校上第一堂作文课的学生进行写作,以培养学生们对祖国进修江山的热爱之情。梁实秋本“悬想可以久居之地,乃成为缥缈之乡!噫!”遗憾之情溢于言表。

郁达夫:《青岛巡游》(1934年11月28日)

“青岛的好处就在这里:第一,就在她的可以使你换一换口味;第二,到了她的怀里,去摸索起来,却也并不单调,所以在暑热的时候,去住一两个月,恰正合适”。

“海水浴场的设备如何,暂且不去管它,第一是四周的那么些个浅滩,恐怕是在东亚,没有一处避暑区赶得上青岛的。日本的海岸,当然也有好的,像明石须磨的一带,都是风光明媚的地方,可是小湾没有青岛的多,而岸线又不及青岛的曲。至于日本的北面临日本海的海岸呢,气候虽则凉冷,但风浪太大,避暑洗海水澡总有点不大适宜”。

柯灵:《岛国新秋——青岛印象之一》(1933年9月)

用过丰盛的午餐,在别墅的凉榻歇个午晌,就到汇泉去罢。那儿的海水浴场是全国第一!海水一一片明蓝,水晶宫殿大概也就是这样,眉黛一般的一抹云山衬在远处,当中点缀着螺髻似的赭色礁石。沙滩像黄金铺地,却又柔软如茵,人多极了,男的,女的,浸过水的黄发青丝,彩色的游泳衣,人鱼般婉曲的身体,在浪花里滚着,在沙滩上躺着;笑声语声随着浪花纷飞。

就是这样在浪花里浮沉,在沙滩上徜徉,让炎夏的白昼偷偷溜过。厌倦了,你可以向沙滩后面走去,书疏的绿树林子里设着茶座,进去喝一杯太阳啤酒(青岛啤酒之一种),喝一瓶崂山矿泉水,或者来杯可口可乐罢;无线电播送的夕阳音乐和东洋音乐在招诱着呢。

吴伯箫:《岛上的季节》(1937年)

正午,阳光正晒得炎热的时候,到海水浴场去,多远多远就望见啤酒、冰淇淋的旗帘高高地挑着。马路上熙来攘往的都是车马。你看啵,一排排的木房前面,卧在沙上的,撑了纸伞的,学生样子的打球的,男男女女,老到有了胡须,小到刚会走的,都来洗澡来了。水里边,真是万头攒动,活泼得像游鱼,灵便得像野鸭,拙笨得像河豚,喳喳哑哑,肉,曲线,海水,粗波细浪,他们哪里知道什么叫做热天,出汗是怎么回事呢。在水里浸着,在沙上晒着,有的人连饭都不回去吃,直呆到傍晚才收拾散去。不是连夜里都有洗澡的吗?日子是过得那样悠闲的。

海上的落日最美:碧涛映是红霞,银浪掩着金沙,云霓的颜色也是瞬息万变的。加以海鸥飞回,翠羽翩翻,远远的帆影参差,舟楫来往,那晚景真值得使人流连忘返。

本专题文/本报记者张文艳

新闻推荐

2016智利葡萄酒巡展中国行青岛站举行

了解真实的智利——2016智利葡萄酒巡展中国行”青岛站活动于5月30日在青岛威斯汀大酒店顺利举行。智利葡萄酒协会亚太区总监胡礼渊、智利商务处代表PieroticMendiaAndreas及来自智利23家顶尖...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洋船员过端午2016-06-07 00:04
评论:(走,洗海澡去)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