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香不怕巷子深,当咖啡遇上老街又会飘出怎样的味道?近年来,在文化底蕴浓厚的大学路上,各具特色的咖啡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仅成为百年老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咖啡文化主流业态聚集区。为了对咖啡街进行整体推介、打造,提高咖啡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都市慢生活街区,5月27日,江苏路街道启动了大学路咖啡季系列文化活动。
乐动老歌唱响味道老街
5月27日晚上7点,伴随着老歌《一起摇摆》的唱响,江苏路街道“时尚市南·味道老街”大学路咖啡季在栈桥广场盛大开幕。开幕式现场,青岛本土音乐团队——乐动青岛带来了精彩的“时光邂逅咖啡”主题演唱会。
虽然演出时细雨飘飘,海雾蒙蒙,但丝毫不影响观众的热情,现场还来了不少乐队的粉丝。嘉宾主持青岛人民广播电台交通频道节目主持人立波的到来让观众们很是惊喜,而大家手擎雨伞、身着雨衣,整齐有序地坚持听完演唱的精神也让乐队很是感动,一首首老歌将大家带入了美好的回忆。
据了解,此次演出是由青岛声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乐动青岛系列演唱会的第16场。出品人李向东先生汇集生在青岛、长在青岛、漂在青岛的音乐人组建乐动青岛团队,用音乐弘扬正能量,推广实现梦想、快乐生活理念。结合青岛特有的人文地理文化以家乡人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带大家走进音乐现场,感受音乐魅力。
此次演出不仅开启了江苏路街道大学路咖啡季系列文化活动,同时也是江苏路街道办事处一年一度的品牌文化活动“综艺大舞台”。
另外,办事处还在黄县路木栈桥开设了活动的分会场。快闪、cosplay、咖啡烘焙……一系列的精彩活动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大学路咖啡街增添了几分热闹气息。
首个社区特色图书馆启用
5月28日,江苏路街道办事处首个社区特色图书馆——“求索书舍”在黄县路12号丙正式启用,启用现场邀请书画名家进行了书画文化分享会,市南区部分政协委员齐聚书舍。区人社局还为求索书舍“市南区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践基地”揭(授)牌、为特约讲师颁发聘书。
据了解,“求索书舍”是采取引入有资质的社会力量,借助专业社会资源,投资建设的社区特色图书馆。图书馆将引进大量国内外优秀读物,兼具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借阅、沙龙讲座、公益论坛、创业创客培训、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多项功能,为管区居民搭建开拓眼界、展示自我、提升价值的平台,更好地为社区服务。
海草汇资本董事长林涛介绍,求索书舍以文化为载体,以维护、实现和宣传公共利益为主旨,除了经营咖啡与美食之外,“大学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市南区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践基地”、“求索公益大讲堂”、“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创客总部青岛活动中心”也正式启动。
“大学路社区50岁以上的老人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通过求索书舍搭建的社区文化沙龙可为社区的发展献计献策,并且可促进养生、传统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为年轻人创业搭建交流平台,并且帮助创业者成长。”林涛说,求索书舍紧挨老舍故居,外地游客喜欢光顾,搭建此平台,通过书籍的阅读、美食的体验等可把青岛的特色文化进行更好地传播。
整合推介,引导咖啡业态聚集发展
近年来,江苏路街道借助管区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大学路地理优势,着力打造“品味·咖啡”主题特色街区。通过将大学路咖啡街特色业态进行整合、集中宣传,引导咖啡文化等主流业态集聚发展,培育老城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都市慢生活街区及大学路特色咖啡街产业新高地。目前,管区以大学路为主的老街上已聚集了近40家咖啡企业,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咖啡业态集聚区。
为了加强宣传,提高咖啡街的影响力,仅2015年,办事处就召开了两次记者见面会对大学路特色咖啡街进行专题推介,邀请国外、中央、省、市级近30家主流媒体对大学路各咖啡店专题采访、报道90余次。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强,咖啡街的知名度也有了明显提升,不少游客、市民慕名前来。松果甜品店的店主晁怡萱感受最深:“以前都是通过大家的口口相传,知道的人也少。自从去年开始街道集中推介后,从新闻报道中知道我们店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下一步,街道还将以咖啡季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发掘大学路街区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促进有鲜明老青岛特色的“慢”与“静”的文化业态聚集发展,形成不同于东部的、独具老城区韵味的都市慢生活特色街区。同时吸引创业者从不同的角度,探究、发掘大学路街区的历史文化元素和时尚商业轨迹,发展与街区原味风貌有机融合的、各有特点的、和谐发展的多样化经济形式。
距离百年老店还有98年
梦想一定要有,万一实现了呢?对詹姆斯咖啡厅的店主王阳来说,这句话并不只是空谈。因为热爱老城区的静谧,喜欢老街的市井、人文风情,2015年2月,王阳在掖县路的拐角处开了一家咖啡厅,随之开启的还有她的百年老店梦想。
说起开店的初衷,这位对美食一直非常讲究的店主抿嘴一笑:“其实,我以前就梦想有家店,可以偶尔和朋友聚聚,享受美食的同时还能谈天说地。”因为老公做西餐好多年,深受影响的王阳也对西餐情有独钟。除了让顾客能喝到醇正的咖啡外,王阳最想做的就是通过这家小店把自己所理解的西餐文化传播出去。
都说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文艺范儿遇上锅碗瓢盆时,梦想还能坚持下去吗?对此,爱笑的王阳只柔柔地说了句“累并快乐着”。每天早上7点多,王阳就赶去早市买新鲜蔬果,再到店里一直忙到夜里12点半。虽然一个人忙碌很累,但所有的疲惫在看到顾客的光盘时就全部烟消云散。
今年是詹姆斯咖啡厅开店的第二年,过去的每一天对王阳来说都离她百年老店的梦想又近了一步。在老街、行人、咖啡厅组成的诗意画境里,“距离百年老店还有98年”的字迹在街角的小黑板上熠熠生辉。
唯服务与质量不可辜负
庄子·秋水》有云“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大学路上的非鱼咖啡就是由此得名。店主刘丰媛介绍,之所以叫“非鱼”就是想让来店里的顾客都能找到一点小乐趣,哪怕是留下人生中的一点点回忆。
虽然生性喜欢低调、安静,但刘丰媛却十分爱聊天。开店这几年,她也因此结交了不少朋友,“美式哥”“意面姑娘”都是她店里的常客,因爱喝美式咖啡、爱吃意大利面而闻名。“80初”的刘丰媛上能与阿姨姐姐聊人生,下能为弟弟妹妹解忧愁,她的店也因此得了个“心理诊疗室”的外号。
另外,这里还是个小型的托儿所。因为靠近大学路小学,不少家长来不及接孩子时,就让他们先到店里来,下一步刘丰媛还想在店里专门为这些学生开设一个书柜,让他们把自己的书带来保存,这样就能随时读到自己喜欢的文章。
因为曾在服务行业工作过,刘丰媛深刻理解服务态度与服务质量对服务业的重要性,所以在为顾客提供服务时,她也尤为注重这两点。谈到未来,刘丰媛说:“我没想开连锁,就想把小店一直经营维持下去,哪怕周遭万物变迁,我也希望曾经的顾客再回到这里时还能找到我们,还能想起当年在这里度过的美好时光。”
相爱三个月开了甜品店
除了个人、合伙经营,大学路上的咖啡店里还有不少是夫妻店,“松果遇上张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家,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爱情在大学路上开了一家咖啡店”。松果晁怡萱是位菏泽姑娘,2014年辞职旅行时的她在青岛遇上了临沂小伙张星飞,同样爱旅行,同样喜欢文艺小清新,也许是因为两人有着共同的爱好,也许是爱神丘比特的帮忙,总之,他们在一起了。相爱三个月后,两人便接手了这家甜品店,并起名“松果”。
即使开店忙碌,两人也依旧坚持旅行。大理、成都、西藏、泰国、澳大利亚……不管国内国外,只要是充满文艺气息的地方就会有他们携手走过的足迹,他们的小店也因此多了很多回忆。照片墙上满满的都是他们旅行时的合影,店里的挂饰也是他们旅行时一件件买回来的,就连盘子都是他们从清迈夜市背回来的。
如今,小店早已步入正轨,谈到未来的规划,曾经在香格里拉做过甜品师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最想拥有一间面积足够的甜品工作室,让更多的人能尝到他做的纯手工法式甜品。而对松果来说,平凡的人开了一家不平凡的店,又能让那么多不平凡的人知道,她已经很知足了。
一个老青岛对本土文化的守护
在大学路上,与众多主打清新风、文艺范儿的咖啡馆不同,胶澳咖啡主打的是具有青岛本土文化气息的咖啡店。店主吴坚退休前曾在青岛市档案馆工作,也因此对老青岛的历史非常熟悉。他的两家店以黄县路木栈桥为界,分为上青岛村店和青岛村店。
走进胶澳咖啡青岛村店,细心的人会发现,这里的很多细节都诉说着青岛的历史变迁和文化魅力。这里有青岛老照片,有青岛艺术家制作的工艺品,还有记载德国侵占历史的手工绣品。最让吴坚自豪的是,门前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老树和老青岛村留下来的古井,这些都是青岛历史的见证。
说到咖啡店风格的最初确立,吴坚说:“一般上了年纪的人都会有些怀旧、念家。曾经很多我们不在意的东西,过去很多年后我们再回头看时,又会有不一样的意义,不一样的生命力,我也希望胶澳咖啡能为老青岛人留下一些回忆。”
虽然有老树古井为伴,但这位现实主义的60后大叔依旧避谈文艺情怀,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目标,那就是让这家具有本土味的小店先存活下来。
新闻推荐
本报6月2日讯(记者娄花)6月2日,第七届中国奶业大会暨2016年中国奶业展览会在青岛开幕,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荷兰等国家企业参加。今年的奶业大会与往届不同,企业公益行动成为新亮点。...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