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学校内,大学生志愿者在给患儿上课。本报记者王滨摄本报6月1日讯(记者徐军)患有血液病的儿童常常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的长期治疗,导致患儿学习被耽误,不少家长为此感到焦虑。6月1日,市妇儿医院在血液科病房成立了病房学校,由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免费补课。
6月1日下午,记者来到市妇儿医院血液科,在病房区新阳光病房学校里,患儿艳艳(化名)和其他几个小朋友一起认真听讲,在青岛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志愿者李萍和其他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上了一堂手工课。
“我们会根据住院孩子的年龄、年级来设定课程,包括文化课和兴趣课两大类。”血液科护士长段颖介绍,课程表会向家长公示,方便他们根据孩子情况选择具体课程。患儿学习时,家长可在填写知情同意书后,陪孩子一起上课,病房学校每次可容纳20多名患儿。
据介绍,病房学校几乎每天都开课,每周都会排列一次课程,以便适应患儿的需要。开设的课程也比较齐全,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手工课、美术课、音乐课等,授课的志愿者,都是岛城各大高校的大学生们。
血液科的病房学校并不是市妇儿医院开设的第一个,2015年年底,医院就在肾脏免疫科开设了病房学校。“之所以选择这两个科室,是因为那里都是需要长期住院的患儿。”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这两个病房学校的运行情况,医院将研究下一步是否在其他科室推广。
6月1日,市妇儿医院还成立了岛城卫生计生领域的第一家“社会公益办公室”,负责人米娜介绍,这个办公室将搭建市民、公益组织和医院之间的桥梁,开展为贫困患儿募集资金、志愿者导诊服务、帮助聋哑人就医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如果市民也想加入志愿服务队,可拨打电话68661966报名。
新闻推荐
欧洲啥模样?绘画和摄影作品中来感受 《城阳新闻》的小记者来到如是图书馆和美术馆看画作品美食,感受欧洲魅力
这幅作品真棒,拍回家给妈妈看看。正宗的意大利比萨竟然酸酸的,不过也很好吃。本报讯(记者栾英杰赵伟华)你想象中的欧洲,有着怎样的性格?是像莫奈的睡莲池塘一般沉静,还是同梵...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