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镇江路的前世今生 镇江路上消失的大集(下)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6-06-02 00:07   https://www.yybnet.net/

体育街路边卖东西的商家。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镇江路的大集也不例外,从大集开始的时间,到场地的划分,都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这才使得镇江路大集成了规模。要成为老青岛人眼中的好大集,经不起岁月的考验,是不行的,就连这里的老人也说不清镇江路的大集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家住北仲路的姜秀英,今年96岁,在镇江路这片区域住了有八十多年了,连她也说不清大集开始的时间。据姜秀英回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现镇江路大集附近曾经是德国人建造的市场,用于商品流通。后来德国人走后,许多商人依旧习惯性来这里摆摊,慢慢就形成了现在的大集。

镇江路上的集,不仅仅只有这种传统的大集,有时候哪个院里,哪个胡同也能出现个“散集”,逛个“散集”也是镇江路老居民留下来的传统。

上世纪九十年代前,仲家洼这片方圆不足一公里的洼地,是当时青岛市区中最大的棚户区之一,人口密集的地区自然成为了小商贩们的聚集地。家住北仲三路的葛秀美,今年83岁,因为腿脚不好使得她不愿意出门买东西了。现在的生活都是女儿照顾她,她在感慨时代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会怀念一些历史所淘汰东西,“吆喝声中的大集”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葛秀美从抽屉中翻出了一个大红色的布袋,她告诉记者,这便是她过去赶集用的“家伙”。过去赶集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商品,日子比现在苦得多,想买点菜要走好多路,但是在仲家洼这里常常会有人吆喝着卖东西的,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都还流行着。

“沙子口的嘎啦(蛤蜊),都吐好了。”推车叫卖的大汉在路边这么一吆喝,周边的居民便出来抢新鲜了。闻声而来的是卖豆腐的老商贩,来到他常占据的路边的大树下,习惯性喊一嗓子“卖豆腐喽”,居民们也是闻声而来,说一句“跟往常一样”,商贩也不用问多少,直接就给称好了。商贩们在这片棚户区的胡同里“潜伏”着,听到哪里的吆喝停下了,便知那边已经开始卖货了,于是便匆匆推着车子赶过去,接着自己来上这么一嗓子。这几家商贩这么一凑,竟形成了一个小规模的集市,沉静的胡同里也顿时热闹了。

住在筒子楼的居民最喜欢这种“散集”了,朝着楼下喊一声,用细线绑上一个袋子,袋子里装着钱,商贩拿了钱,再把东西装到袋子里,居民不用出门,在窗户边上就买到东西了。葛秀美感慨道:“现在都是网络化了,东西都从网上买,我们都被时代淘汰了,光知道生活是越来越好了,老想摆脱以前的苦日子,现在是不苦了,但是回忆起以前的苦,就仿佛是在昨天一样。”

随着体育街的修建,晚上出来活动的人越来越多,过去的“散集”也随之变成了“夜市”。各色的舞蹈队加上合唱队,在孩子的欢笑声、足球场上的呐喊声中显得魅力四射,仿佛成了突如其来的演出,在这片小小夜市中的每个成员,仿佛是他们最忠实的观众。

文/图本报记者杨帆

新闻推荐

做好孕前检查,确保母婴健康 珠海路街道办提醒符合生育政策的居民,可到户口所在社区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本报讯(记者李丰)近日,记者从珠海路街道办了解到,凡户口在珠海路街道,并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的夫妇,可到户口所在社区领取免费叶酸,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据悉,符合生育政策的夫...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镇江路的前世今生 镇江路上消失的大集(下))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