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市南环保积极推动环保业务职能转型,在环保宣传教育、餐饮业环境管理、建筑工地夜间施工监管等方面开展有益探索,补齐短板,强化措施,在创新开展多形式环境宣传工作、提前介入源头监管餐饮服务业、严格规范建筑工地夜间施工行为、借助社会力量做好沿海排水口监管工作等四个方面促进了职能转型工作。
“环境宣传工作要创新,通过多形式的环保宣传,可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市南环保分局创新开展多形式环境宣传工作,先后在青岛中心、海航万邦、华润万象城等户外电子显示屏上打造高端宣传阵地,定期更换宣传内容,来引导居民提高环保意识。据了解,市南齐东路社区环保教育馆作为全省首家社区特色环保教育阵地,每年接待参观群众逾千人。同时,结合市南区发布、微市南微信平台等新媒体,大力宣传新环保法和大气法。开展环保公益广告有奖征集活动,推进环境宣传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从源头上解决餐饮业油烟、噪声等扰民问题。”市南环保加强与市场监督部门沟通,提前介入源头监管餐饮服务业,对辖区内云霄路、闽江路、香港花园、湛山美食街等餐饮集中区域内餐饮业户和星级宾馆酒店、大型机关食堂等单位实施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工作,逐步健全餐饮业环境管理动态台账。督促餐饮业户与维护厂家签订污染防治设施清洗维护协议,以确保污染防治设施高效运行达到预期效果。
市南环保严格规范建筑工地夜间施工行为,将辖区建筑施工单位全部纳入监管范围,认真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强化建筑施工排污申报登记工作,建立完善建筑施工单位台账,规范建筑施工行为。严格依法办理建筑工地夜间施工审批,及时公布审批信息。严格依法查处擅自进行夜间施工违法行为,并积极发挥协调作用,为市民营造良好的工作休息环境。
借助社会力量做好沿海排水口监管工作,市南环保还聘请了25名社会义务监督员协助巡查,设置举报联系标志牌38块,方便群众及时反映排水问题。采取联合执法的方式认真查处沿海异常排水信访投诉事件,解决了小港湾区域污水直排难题。本报记者韩英子
新闻推荐
为参加“观水”,乘飞机从杭州赶回 岛城文艺大家崂山雕龙嘴集会,宣扬节水理念弘扬传统文化
周法竹挥毫泼墨,现场写下“真水无香”四个大字。本报讯(记者王虹程)在崂山区雕龙嘴社区的一处山间河道中,刻着“真水无香”四个长约7.5米的大字,连同旁边一处记文,构成了一幅独特的...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