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发挥“四区三园”带动作用,实现率先创新发展

来源:大众日报 2016-06-30 18:48   https://www.yybnet.net/

□刘杰

山东省于2013年首次提出了加快推进“四区三园”建设步伐的任务,旨在用足用好“半岛蓝色经济区”这个国家级战略优势,以“四区三园”为突破口,发挥示范引领效应,加快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促进区域融合发展、协调发展。

“四区三园”建设成效与挑战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实施以来,全省海洋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0.7万亿元跃升到2015年的1.1万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高于全省经济增速2个百分点以上,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18%以上,继续稳居全国第二位。其中“四区三园”作为海洋经济的集聚区和发展龙头,海洋生产总值更是占到了全省的6.5%。五年来,一大批海洋特色园区竞相崛起,一大批蓝高新项目相继投产,产业能级和结构水平不断提升,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海洋生物、海洋装备制造、现代海洋化工、现代海洋渔业等五大海洋产业的生产规模已跃居全国首位。

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围绕科技平台建设,“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了18家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成为海洋科技创新的主力军;青岛蓝色硅谷建成了以海洋为主要特色的高科技研发和产业集聚区;大量关键技术实现了突破,一批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相继设立,产业培育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为区域经济乃至全省海洋经济发展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泰山学者蓝色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支撑计划,集“人才、科技、资金、项目、产业”五位于一体,为实施蓝色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四区三园”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坚持生态优先,将节能、低碳贯穿到产城同步建设的开发理念中,中德生态园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位,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四个维度出发,建立了可量化的40项生态指标,指导园区长远发展;潍坊滨海新区不惜换土、铺碎石层、地下排碱植入“绿色”,提高林木覆盖率等等。这些举措,对山东省乃至全国探索海洋资源科学开发利用的新模式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新途径,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与生态安全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海洋经济开放格局不断完善。东亚海洋合作平台,作为“一带一路”优先推动实施的工作之一,为中外海洋经济合作提供了更好的契机和便利。中德生态园实施“德国+”、“+德国”战略,潍坊滨海产业园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建设绿色产业示范园、威海南海新区与仁川自由经济区建立合作机制,探索中韩产业园平行双向开发运营模式,等等,这无一不是中外海洋经济合作的良好示范。2015年,整个半岛蓝色经济区利用外资115.3亿美元。利用外资合作,山东省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应当看到,“四区三园”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距离科学发展目标尚有差距,对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并未完全发挥。还应当看到,竞争对手的雄厚实力和快速崛起,广东作为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海洋生产总值连续20年居全国首位;江苏省制定了到2020年全省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的目标,浙江、福建等省都对这块蓝色经济蛋糕虎视眈眈。

更好发挥带动作用的

对策措施

进一步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实现更“高”更“蓝”。举全省之力建设“四区三园”目标就是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海洋经济聚集区,在创新发展上实现率先突破。要坚持高端引领,高点起步,高位切入,下大力气发展高端产业和蓝色产业,进一步培育壮大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定价权的引领性产业,打造高端产业的示范区。同时,着力在融合配套上下功夫。产业升级产生的示范带动,可以促使企业上下游的融合,而融合的关键是有更“适合”的配套产品,针对目前存在的横向相对分散、同质同构,纵向龙头企业带动力较弱的现象,应延伸产业链条,加强产业配套,实现产业集群化。

进一步创新园区体制机制,实现更“好”更“活”。“四区三园”作为海洋经济示范区,不仅要在产业转型方面作出垂先示范,更要在财政体制、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招商引资、陆海统筹、社会管理等体制机制上先行先试,加大探索步伐。青岛西海岸新区要把握获得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这个机遇,争取和获得财税金融、土地、海域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董家口经济区“理事会+管委会”管理体制新模式,是创新管理服务体制方面的很好探索,应选点推广,扩大示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同时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快引进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专业化、信息化、社会化、市场化服务。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园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进一步强化区域协同发展,实现更“融”更“补”。协调发展是“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区域联动中增强发展后劲,各地应根据自身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按照“突出海洋特色,坚持好中选优”的原则,确立发展定位和主导优势产业,精心筛选储备投资规模大、科技水平高、经济社会效益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同时,区内各地又应该是融合的、合作的,实现产业互补,避免同质竞争,才能补齐发展短板,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要统筹协调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产业链对接,促进产业优势互补、联动发展。促进创新要素高效流动配置,构建开放融合、布局合理、支撑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作者系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博士)

新闻推荐

在绿水青山上做脱贫文章

□王海鹰66岁的尚均增看着自己正在装修的小院,不敢相信:“跟花园一样,真好看!”这座小院装修完要作为村合作社的民宿,接待游客。尚均增为此每年能拿到4000元租金。尚均增儿女早年去世,...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发挥“四区三园”带动作用,实现率先创新发展)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