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媛
通讯员矫超刘娟娟报道
本报青岛讯6月25日,在城阳区人民医院3D打印中心,一台3D打印机正在打印一个模型。
医院3D打印中心主任蓝孝全介绍,他们正在打印一位肺癌患者1:1的肺部模型。这个模型可以很好地指导接下来的切除手术。
蓝孝全说,从医学影像数据的收集导入,到数据建模、设计、术前模拟、术后评估等工作,都是本院的工作人员自主完成的,这种完全自主研发设计打印的医学3D打印中心在省内尚属首家。基本工作流程主要是采集并处理患者的CT数据,在计算机中制作三维模型,立体、精确地显示病灶及周围组织情况,根据模型设计手术方案,明确手术入路、术中注意事项等。然后,再运用3D打印技术,等比例打印出患者病灶的全仿真模型,并在模型上进行细致的手术预演。
“颈椎是人体最关键的部位之一,手术中极易伤到椎动脉,造成大出血或脑梗塞;也可能伤到脊髓,使患者瘫痪。”蓝孝全手里拿着一个打印出的患者颈椎模型介绍说,所有这些问题,都可用个体化设计的3D打印颈椎模型和导管来解决,“我们在模型上实验探索出进钉的位置和角度后,打印了一个与患者的颈椎结构完全契合的导板。手术时,将导板安置在患者的颈椎上,利用导板上预留的进钉口,便可准确无误地将钉子穿过患者的椎弓根。”
城阳区人民医院副院长马建林说,传统的骨科开刀手术,X光片与CT等二维影像不可能全方位显示骨折情况,仅在术中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凭借医生的经验将钢板预弯、固定,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手术,会有一定的盲目性。而有了3D打印技术,在手术前,医生可以利用CT断层扫描来获取患者特定部位的三维数据,打印出仿真的创伤的骨骼系统。医生就可以依靠3D打印的模型来设计手术方案,可以提前预想手术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同时根据模型中患者的伤情提前将钢板预弯。“这样,不仅可以精确治疗患者伤情,还可大幅缩短手术时间。”目前,该院创伤骨科已经利用3D打印技术治疗复杂骨折多例,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我们目前用的是国产3D打印设备,使用的耗材为PLA材料,其材质与高铁餐盒相同,两年后可自行降解,绿色环保无污染。自主开展医学3D打印业务主要是为了提高我院整体的诊疗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精准、微创、个性化医疗为最终目标,而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因此,我院只是收取很低的成本费用。”蓝孝全说,目前的设备打印颅骨模型需要十多个小时,打印颈椎两个关节仅需要一个小时左右便可完成。
此外,在3D打印技术的支持下,城阳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成功为一名患者进行了颅骨修复手术。术前,经对患者的头部进行CT扫描,将数据导入建模软件进行3D建模,然后按照1:1比例进行打印,打印好的模型与需要植入的钛合金网在体外进行对比匹配修剪。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鹏本报通讯员李芳山东鼎泰盛食品工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诸城的明星企业。这家地处林家村镇、搭界青岛的食品工业企业,正在走向更高的起点。鼎泰盛公司...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