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日前发布的《关于贯彻国发〔2016〕27号文件促进全省外贸回稳向好的实施意见》中,对于如何加快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着笔颇多,主要内容包括:
建设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
积极争取沂蒙革命老区、菏泽市、聊城市和东平县享受国家加工贸易中西部地区政策。综合运用土地、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加工贸易向省内中西部地区转移。省内中西部地区要加大加工贸易产业用地保障力度,优先纳入供地计划并优先供应。鼓励转移到省内中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企业参与电力直接交易。支持金融机构通过发放固定资产贷款、银团贷款、并购贷款、流动资金贷款等方式,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项目提供金融支持。认定培育一批省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支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设备改造,进入关键零部件和系统集成制造领域,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加工贸易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支持加工贸易企业承接研发设计、检测维修、物流配送、财务结算、分销仓储等服务外包业务。加工贸易企业依法取得的工业用地可按合同约定分期缴纳土地出让价款,对山东省确定的优先发展产业且用地集约的工业项目可按不低于相关标准的70%确定土地出让底价。
加快国际营销服务体系建设
实施“十百千国际营销网络体系工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自贸区市场认定10个山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支持商贸物流企业在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出口市场建设100个分拨中心,支持1000家企业建设境外体验店和配送网点,融入境外零售体系。鼓励企业建立境外服务保障体系,支持重点企业建设汽车、机床、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船舶和海洋工程等境外售后维修服务中心及备件生产基地和培训中心。
加快培育国际自主品牌
综合运用多方政策,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专利许可、体系认证和标准制定等国际自主品牌建设基础性工作。在匈牙利、印度尼西亚、韩国、美国、非洲等重点市场推动建设山东国际自主品牌常年展示中心。鼓励企业建设山东国际自主品牌的线上展示馆、线下体验店,打造面向海外推广山东国际自主品牌的线上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国际自主品牌宣传,举办“山东品牌环球行”活动,利用高层访问、国际会议、境内外展览会等多渠道加大山东国际自主品牌推介力度。启动“外贸品牌小镇”培育工程,在工程机械、通信设备、石油装备、轨道交通、纺织服装、农产品等特色产业较为聚集的区域,加快培育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贸品牌小镇。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对企业收购境外品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打造跨境电商发展高地
加快落实青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认定一批省级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复制推广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及青岛等12个国家级试点城市经验。加大对省级公共海外仓宣传推介,探索B2B2C扩大出口的新模式,提供一站式仓储配送服务。完善山东特色的跨境电商信用保障机制。继续开展“跨境电商进万企”专项行动,2016年推动1万家传统外贸企业上线经营。
加快“走出去”带动出口
大力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带动产品、技术、标准、服务出口。按照“整合资源、整体推介、错位融合,抱团出海”的发展模式,推动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积极争取山东“一带一路”项目纳入国家重大项目清单。
提升外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
落实好2016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山东之夜”签约项目,利用好香港山东周等资源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外资投向新兴产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鼓励外资在山东省设立研发中心、生产配套基地,提高引进外资质量。
实行积极的进口政策
完善进口贴息政策,调整省级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鼓励企业引进适合山东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设备。对企业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列入国家和山东省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范围内的先进技术、设备给予进口贴息扶持。积极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类技改项目进口设备免税政策。支持具备条件的地炼企业争取原油使用和进口资质。推动符合条件的地炼企业开展进口原油加工贸易成品油复出口业务。
积极推动港口码头、输油管线、仓储设施建设,有效解决进口原油接卸及运输瓶颈问题。支持建设成品油保税仓库。增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一般消费品进口。
(据山东省政府网)
新闻推荐
6月19日,青岛航空正式开通烟台—呼和浩特—海拉尔往返航线。旅客乘坐此航班可由烟台经呼和浩特转机至赤峰、通辽、锡林浩特等内蒙古自治区各城市。由呼和浩特前往青岛和威海等地区的旅客也可...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