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琳
2016年4月,法国驻华大使馆领事处总领事章泰年专程来到青岛,送来一位法国老人写的感谢信。信里写道:“李福彬船长和他的船员的善意和海事专业技能,给了我很大的人道救助。”
信中提到的李福彬,是青岛韦立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韦立欢欣”号货轮的船长。他在异国他乡的海域上救起了这位72岁的法国老人,在此之前,老人已经在海上漂流了18天,断水、断粮3天。
2015年8月18日,“韦立欢欣”号正行驶在加勒比海海域。当地时间4:40,值班驾驶员突然发现有一艘船在VHF信道上发出求救信息并用灯光警示、求救。驾驶员一边回应求救信息,询问遇险性质及遇险人员情况,一边紧急呼叫船长。船长李福彬迅速赶到驾驶台与求救船进行沟通,但是对方英文水平较差,沟通难度很大。经过反复沟通,李福彬确认了对方的遇险性质和遇险人数,立即通知机舱备车准备进行救助,同时电话向青岛管理公司汇报情况,提交救助申请。5时20分,总部批准了李福彬的救援申请,当时天色渐亮,通过望远镜能看清海面上的情况,求救信号来自一艘帆船。
由于风大浪大,帆船与货轮间的相对速度给救援带来了难度。李福彬指挥水手用抛绳机打出一根细缆绳到帆船上,但两船的速度相差太大,老人把绳子刚系好,没一会就被挣断了。在李福彬的带领下,船上除了不能离岗的个别船员,其余20多人全部投入到救援中。为了防止绳子再次断裂,李福彬换上了更粗的绳子,总算是把两艘船系在了一起。“当时船头风特别大,风有六级、浪有三米高,为了方便救援,我和船员一起,把帆船拽到了船尾,放下软梯,准备施救。”回忆当天的情景,李福彬心有余悸,“海上救援和陆上救援不一样,危险很大,一旦失足可能再也救不上来了”。
船员们经过4个小时的紧张救援,成功将法国老人救上货轮。老人上船之后,李福彬了解到,他72岁,是法国的一名退休教师,在航行中电子海图出现故障、通讯设备失灵。后来,帆船失去动力,他发出了许多求救电话,但都没有得到回应。“韦立欢欣”号靠岸后,确认老人已无大碍,李福彬联系当地移民局进行了安置,自己则按照计划航线继续前行。
新闻推荐
□刘文剑报道本报青岛讯“海信电视,中国第一”!6月10日,法国巴黎圣丹尼斯球场,随着欧洲杯揭幕战打响,中国品牌海信的广告出现在全球球迷面前。这是欧洲杯56年来第一次迎来中国赞助商,海...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