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全市协同发展督查评议活动,切身感受到了兄弟县市区加快发展的干事激情,看到了开发区的差距和不足,具体体现在:一是综合实力还不够强,发展速度放缓。二是产业转型升级不理想,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效益持续下滑。三是城乡建设方面负债过大,投融资体制建设滞后。四是民生事业短板比较突出,教育、医疗、棚改等滞后于发展需求。五是党建工作不均衡。
围绕“当好协同发展排头兵、建好德州发展示范区”目标,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抓“双改”、促“双合”,“双招双引”提升发展效益。以产业组织理念谋划“双招双引”工作,围绕六大主导产业,集中力量,精准对接,确保全年新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10个以上,至少6个央企强企项目落地开工,其中过10亿元项目1个、过5亿元项目3个,特别是力促北汽项目新车下线,加快打造新能源纯电动汽车产业千亿级集群。通过“双改双合”推动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皇明与中建材、德建与杭萧钢构、奥冠与青岛华高等项目合作,积极化解过剩产能,确保全年技改投入突破60亿元,力争1家企业上市、2家新三板上市、3家挂牌,纳税过千万企业达到40家。
第二,抓融资、重创新,建管并举解决民生问题。依托投融资体制建设增强调控能力,带动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按照“饱和式”要求,加快推进总投资9亿元的12所学校规划建设以及5项教育体制改革,打造中心城区教育新高地。全面加快5个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度,尽快彻底解决前些年已拆迁群众安置问题。坚持多元化办医,确保妇婴医院尽快建成投用。健全“四位一体”的物业管理体系,按照全市最高标准完成4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按照“一年脱贫兜底、持续巩固提升”目标,确保今年提前完成扶贫任务。建设提升14个农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209个村级活动场所、17个城市社区办公服务用房,“七一”前全部完工,实现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和消灭集体零收入村两个“全覆盖”。
第三,抓改革、立规矩,标本兼治激活内生动力。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德州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见》精神,主动争取、积极对接,全力抓好开发区《需重点推进的工作清单》《需重点争取(对接)的政策清单》共80个具体事项落实,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制高点。继续深入推进大部制、投融资体制改革,强化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监督,坚持督查考核一体化,落实日常管理制度,实现“务实、精简、高效”。扎实开展“两学一做”活动,认真践行“三做四要五不”要求,勤政看工作实绩,廉政看公私分开,营造坚韧务实、乐观向上的浓厚氛围。
(整理:记者郑东岩通讯员韩峰)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