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代理人展示写的专利案件。158人,这是岛城执业专利代理人这一细分行业的总人数;44000件,这是2015年一年青岛市专利的申请量。158对44000,这个少数群体掌控着绝大多数专利能否申请成功的“秘钥”。近日,记者对岛城专利代理人和专利代理机构进行了探访。在科技前沿与法律准绳之间游走,两个看似相距颇远的学科却成为专利代理人的经纬,在其间选择最佳坐标。专利代理人为专利提供最大范围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追踪竞争者最新进展,规避侵权风险,可谓给专利披上一件无往不利的“战衣”,其价值不可估量;而双重学历背景又将这一行业的门槛抬得很高,高阶从业者寥寥。
3位代理人用1个月时间才完成2项钻石切割专利
刘雁君是山东大学材料工程专业毕业,研究生读的法律专业,毕业后在律所工作过一段时间。工科背景和法律硕士的双重背景,让她进入了专利代理人这一行业。距今6年,上千个专利由她一手操刀完成申请,其中很多是涉外专利的申请。“涉外案子的时间长,流程也多,做1件涉外案子时间,能做七八件国内专利案件。”目前她是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专利代理人,是将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撰写成法律文件,并向国家专利局提出申请的这样一个行业。他们不负责研究,却要熟悉待申请发明的科技原理,明晰研发者的意图;他们要为专利提供最大范围的保护,为研发者负责,就要深谙《知识产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条文。“因为发明专利肯定都是新的科技成果,所以每天我们碰到的问题都是新的,要一直学习。”刘雁君说。
不久前,深圳一家公司找到刘雁君他们,想对一种南非钻石的切割工艺申请专利,并提出了6件专利申请需求。负责这个案子的专利代理人通过检索研究,认为6件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都很小,申请专利后保护的意义并不大,最终向客户提出可以合并申请2件专利,提取最核心的钻石切割工艺。这有点像数学题里面的找出公约数,这2件专利申请是原先要申请的6件专利的提炼。专利申请成功后,无论谁的切割工艺中有这2件核心的切割工艺,都属于侵权范围,保护范围大大增加。这2件专利申请,3位专利代理人合作用了1个月的时间才完成。
专利申请不仅要保护当前,还要有科技发展的前瞻性,因此专利代理人必须是某一科技领域的半个专家。国内某家手机企业,早在2001年就开始布局手机信号在3G、4G、wifi之间切换,选择最佳信号接入的技术,在当时2G的年代还感觉是天方夜谭,而如今哪家手机制造商用他们的技术都属于侵权。这就需要专利代理人在撰写专利申请文件时同样具有前瞻意识。
一个高铁零部件的专利就能影响到整车的出口
当然,一名好的专利代理人不仅仅要为研发人员写专利申请案子,还应能为专利提供最大范围保护。中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是刘雁君团队的一个重要客户,其研发会议基本都会参加,即使不参加会议记录也要抄收一份,好及时了解客户的科研动向;并且还会对其竞争对手的技术进行监控,检索国内外高铁研究企业的最新动向,为客户提供参考,规避侵权风险。“之前高铁碰到的纠纷比较少,这两年逐渐多起来,国外的高铁企业也在盯着我国的高铁科技发展。”刘雁君说。
空气弹簧,是高铁上运用的一个减震部件,中车四方的该项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刘雁君说,“在我们的一次技术监控中就发现,这家竞争对手的空气弹簧产品上,布了20多项专利。如果未来我们想整车出口,很可能就会因为这一个小部件的侵权风险而受影响,后果十分严重。”
没法回避,只能迎战。刚开始拿到这个案子的时候双方感觉都很艰难,但当刘雁君团队在检索时发现,外国这家企业的空气弹簧核心专利申请之前,就有一篇论文论述了相关技术,“这样一来就能证明他们的这项发明不具有创造性。”刘雁君和自己的团队十分激动,于是立即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复审委员会提请其该项专利无效。最终,该国这家企业的空气弹簧发明专利全部被判定无效。“我们的空气弹簧就可以放心使用了。”刘雁君说。
“终于赢了。这个意义非常大,防控了我们的侵权风险,有效预防了国外高铁订单的影响。”刘雁君说,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起步晚,企业、从业人员的意识比发达国家都要落后一些。尤其是涉外的案件,很多时候处在一个被动挨打的局面,由于经验不足,很多情况预设不到;专利也比较少,储备不足;再就是专利质量也参差不齐。但从这件事标志着开始赢了。“到目前为止,中车四方在我们这边代理的专利就有80多件,布局是很密的。”
■趋势放宽专利代理准入探索专利律师制度
我国专利代理人还处在一个发展阶段,未来还有很多可能性。专利代理人的科技和法律双重背景,预示着持有专利代理人证和律师证的“双证”专利律师越来越多,也是未来该行业的一个发展趋势。
6月2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发布了《2016年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推进计划》,内容称将制定放宽专利代理准入政策,完善执业代理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公开专利代理机构和从业人员信用评价信息。此外,还将积极推进专利法第四次修订和《专利代理条例》修订工作,加强《职务发明条例》的制定研究工作;探索建立专利律师制度,推进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普遍设立公职律师,开展专利代理人担任律师事务所特别合伙人试点工作;并加强知识产权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和人才库,加强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建设,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人才产学研协同培养机制,推动知识产权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建设,研究制定专利代理、审查、管理和信息分析等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标准。
而在《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及“专利代理”相关内容,称将扩大专利代理领域开放,放宽对专利代理机构股东或合伙人的条件限制,探索开展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协会组织“一业多会”试点,完善执业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公开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和从业人员信用评价等相关信息。
在《专利代理条例》实施了10年后,2011年国务院打算修改这一条例,并公布了修改草案送审稿,首次将代理人改为代理师。今年有了重大进展,在《国务院2016年立法工作计划》中,《专利代理条例》被列为力争年内完成的项目。根据该立法工作计划要求,为了进一步规范专利代理行为,保障委托人、专利代理机构以及专利代理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专利代理正常秩序,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健康发展,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起草修订《专利代理条例》。
执业专利代理人岛城仅有158人考试通过率很低,高端人才比较紧缺
青岛2012年以前,执业的专利代理人并不多,也就几十人左右。”青岛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的全国范围的从事专利代理行业的统一考试,开始于1992年,考试通过率很低,只有10%左右。现在一般每年举行一次。
青岛已启动培养计划
近年来,岛城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作为了实现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强了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之间的高层互访、確商,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也步入了快车道。从2012年开始,青岛启动了专利代理人才三年培养计划,市财政列出专项资金,在青岛大学建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每年开展为期40~50天的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班,“每期培训班100多人,考试通过率在50%以上。”经过三期培训,最终通过考试的有191人,2015年虽然没有进行培训,但在此前三期培训班的基础上,也有60多人通过了考试。
专利代理人才的培养计划,为青岛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储备了必要的人才。“这样算下来,青岛目前有专利代理资格人员超过了300人,执业专利代理人有158人。”而专利代理机构最近几年在岛城增长很快,“加上北京等外地专利代理机构在青岛设立的分支机构,青岛目前一共有31家专利代理机构。”
李阳和陈宇轩也是专利代理人。在他们公司,记者看到像陈宇轩这样的女孩占多数,“这跟我们的工作性质还有一定的关系,我们的工作要能坐得住。”她说。而李阳现在除了负责部门的事物外,更倾向于对接客户,就是寻找有意向申请专利的发明人、研究机构,接到案子则会转给陈宇轩等专利代理人具体负责。而陈宇轩也不是什么案子都接,“我们这个行业是越精越好,每个人负责的方向都不一样。”
竞争激烈高端人才缺
专利代理人的发展也经历了或者正在经历着阵痛。记者注意到,最近一些手机APP就能为发明人写专利申请文案,并提供申请,而且收费也很少。刘雁君觉得目前来看机器还不能代替人脑。
执业的专利代理人少,而市场的需求又十分巨大,这也催生了专利工程师这一“产物”,就是能写专利案子,但没有执照。这种情况很普遍,也被行业所默认。“业内也曾经讨论过,把专利工程师通过评级的形式来规范,但相关部门觉得还是要规范行业准入制,就坚持专利代理人持证上岗了。”
竞争激烈在这个行业也存在着。但刘雁君认为存在于低端竞争上,这些竞争只限于专利的撰写。“写个授权很简单,但这样授权的专利不具有价值,保护范围很少。有一个专利,说明写了6页,基本不具备保护力。”在这个行业多等于无。专利案写得越细,其他发明与之稍微不一样就不算侵权。
高级的专利代理人应该从市场倒推,在研发之前就开始做市场分析,把竞争对手所有的专利拿来比对,把结果提供给技术研发人员参考,研发人员就会回避别人的东西,并有意识把保护范围做得比较大。“这是在做一个专利布局,是很难的工作,费时费力,需要团队经验丰富,对相关领域十分熟悉,对行业也比较了解。”因此刘雁君说,成熟的专利代理人是不能速成的,跟律师一样,要靠案子的不断积累来累积经验。
政府层面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专利不仅要注重数量,还要注重质量,能够转化成功走向市场的专利才有其价值。专利代理人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因此培养一个专利代理人的成本很高。与高端人才紧缺培养不相称的,是行业收入。2014年,市场上专利的撰写基本实行统一报价,无论难易都是3000元左右写一个专利案;现在差距也比较大,有的涉外案子能收5万元,国内专利案最高可达到1.8万元。
新闻推荐
智能公交,让啤酒节更“智慧” 交通部门推出“掌上公交”等智能化措施,各种公交信息可手机查看
本报讯(记者周晋华通讯员李建法程靖凯)为更好展现新区形象,打造啤酒节新特色、新亮点,更加贴心服务百姓出行,区交通部门推出“掌上公交”等一系列智能化措施,让公交更智能,让啤酒节更...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