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筷箸文化不容轻蔑

来源:青岛早报 2018-12-07 05:56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观象台】

前不久的“D&G事件”,严重歧视以筷子为内质标识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起轩然大波。类似现象,近几年屡有上演。这种歧视和傲慢,在西方某些人眼里自古有之,现在依然会出现,未来也难杜绝。正走向富强的中国人也从以前的忍气吞声变为目前的从容应对,面对这些嘈乱刺耳的杂音乱语,我们有底气有能力、有信心有节制,牢牢把握了自己的话语权,让真正的中国声音响彻世界。

可以说,这次因一则名叫 《起筷吃饭》广告宣传片所迅速引发的全国甚至日韩广大网友的抵制,让筷箸文化再次进入众人的视野。众所周知,一双筷子阴阳木,越亘历史数千年。筷子尽管简约质朴,殊不知其暗含着我国先民最初认识世界、拨动世界的伟大创造和智慧凝结。筷箸文化,绝不是简单的单一文化。无论从筷箸的自身形制的发展所带来的设计文化的不断创新,还是几千年来筷箸文化历经沧桑所承载的沉重历史文化信息,人们司空见惯的筷箸可谓众多中华历史文化遗产中所承载的最受人们器重的神奇存在。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光辉灿烂的文化符号,怎能受人如此漠视和亵渎?难怪事件甫一曝光,即引发广大网友的口诛笔伐。

其次,此次事件也折射出某些西方人对中国筷子文化的无知。相关视频中把筷子称作“小棍子形状餐具”,岂不知这哪能简单地理解为两根木棍,更不知其富含着深刻而又朴素的易学原理等文化内涵,还有丰约简朴的艺术审美价值。

“太极生两仪”而后又有了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又衍六十四卦,天益形,地负气。这“四象”就是阴阳的变化过程,能解释程度多少、深浅。常见筷子的形制,首方足圆,也就是天地方圆,方属乾为天,圆属坤为地,每根筷子呈现出乾坤之象。坤有柄象,乾有天象,合意有民以食为天,也就是手拿筷柄,用筷头夹菜,中间有人气。天、地、人三行符合“地天泰卦”的和畅顺达之意,也意味着吉祥如意,和和美美。当然也符合“天地之道而美于和”的中国传统辩证观,体现出筷箸文化深深扎根于丰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之中。目前世界上约有18亿人在使用筷子,更有很多西方知名人士甚至国家元首以会娴熟使用筷子为荣。这实际上反映了西方人对东方文明的尊重,对东方华夏文明的认同。虽然筷箸最早是由中国人发明的,但当今俨然成了世界性的独具风格的饮食工具,且已形成中国、东亚、南亚、欧美、世界一体等五大筷箸文化生活圈。

其三,相关视频表现出对筷子使用性有几多误解。因视频中的东方模特造作展示使用筷子吃外国食物。“教中国人怎么用筷子吃高贵的意大利菜”,不仅如此,还丑化说筷子比不上西方的刀叉更适合吃贵为上品的意大利披萨。

事实果真的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中国刀文化的发展远远早于西方,是中国先民最先使用了刀叉进餐。据考古成果与历史文献材料反映,中国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创了用筷使箸的历史。 20世纪90年代,考古人员在江苏高邮龙虬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中,出土了距今6600年至5500年的42件骨箸,同时还发现有匕匙(类似餐匙,出现时间早于筷子)、刀叉等食具。这说明筷箸作为中国人的一种进食用具,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已被发明出来,随后逐渐又有了箸的发明和使用。中国刀匕使用远胜西方刀叉史,所以相关视频的始作俑者既源于无知,又蔽于夜郎自大。

其次,就筷箸的实用性来讲,中国最有发言权。如梁实秋所言:“筷子运用起来可以灵活无比,能夹、能戳、能撮、能挑、能扒、能拿、能拨。凡是手指能做的动作,筷子都能。”如此看来,筷箸的功能就是手指的延伸,实用性极强。若进一步阐发,其还被赋有不同的文化功能如游戏功能、占卜功能、教化功能、政治功能、交际功能、武器功能、音乐舞蹈功能等等。

其四,筷箸文化也教会人们在言行举止上要懂得礼仪,保持谦卑。从相关视频中冷言涩颜的画面,足以看出其对筷箸等东方文化有莫大的不知和拒绝。筷箸本身,反映出中国传统礼仪制度的许多特点与形态。如《礼记·曲礼》中的“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等等,可以窥见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特点,以及明人伦、崇尊卑、正秩序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念。遵守礼仪制度与行为规范,是人生修养与道德品质的重要体现。从这种意义上讲,如何用筷,实际上被赋予了崇高的文化意义,变成了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与道德修养的重要考量。

以筷箸为风暴眼的“D&G事件”,不仅前期敷衍操作使其成为众矢之的,杜嘉班纳后续的一系列low言low语甚至引起了日韩等国家各大社媒的争议,谴责声排山倒海,进而欧美华人圈也以各种方式对D&G加以抵制。这都是因伤及东方筷箸文化精神所引发的强烈反弹。从媒体到商家,从民众到官方,涉及范围之广泛,应对口径之一致,这种立体式的自然的快速的又很得体的反应,体现的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从本质上讲,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是异质文化交往过程中两种必然现象。跨国贸易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商业买卖,而是包含了经济、政治、外交、文化等内涵的综合行为。中西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文化价值、语言、经济文化及思维模式等方面的冲突,而文化融合是中西文化冲突的必然结果。促进中西文化融合,需要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提升文化认同感,寻求异质文化之间的对话与沟通,积极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文化发展战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性,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互尊重,互惠共赢,客观诚恳,才能赢得对方的好感,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红利。相反,个别人的无知与挑衅,则只能让D&G被消费者拒之门外。

(作者简介:黄迎周,青岛文化研究院副研究馆员,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理事。 )

新闻推荐

“重在参与”读者投票中了大奖

第一理财专讯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参与口碑评选活动,结果个个中了大奖,口碑评选活动的公平、公正,令读者们拍手叫好。昨日...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我们的故事2018-12-07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筷箸文化不容轻蔑)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