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的事已随风而去;驿动的心已渐渐平息……”至今,姜育恒的一曲《驿动的心》依然耐人寻味。在青岛市立医院,也唱响了一曲医疗版《驿动的心》。而让“异动”的心平息的是医生李宾公,他巧施妙手挑战手术“禁区”,挽救了一位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
头晕无力查出危及生命
不久前,66岁的市民张春兰突然出现严重的头晕无力。张春兰本身就有常年的高血压病史,而且家族成员普遍心跳偏慢,因为没影响生活,就一直没有系统检查。经历这一次发病,张春兰和家人来到青岛市市立医院的心内科。经过检查,发现她心跳慢的原因是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市立医院专家王燕说,心脏中除了主要的心肌、心肌细胞外还有传导系统,传导系统相当于“通讯线路”。当心脏内部的“司令部”——窦房结发出指令后,要经过传导系统下传心室再到心肌,从而实现心脏的正常跳动。张春兰面临的情况是“司令部”正常发令,但“通讯线路”已严重堵塞,指令不能及时下达,导致心脏跳动缓慢。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已经是最为严重的情况了,如果长时间存在会引起心悸、疲倦、乏力、头晕、晕厥甚至猝死。
“救命神器”难“安装”
结合病史,治疗只有靠安装起搏器。专家说,植入起搏器重新连接“通讯线路”,保证心脏正常跳动,这是挽救张春兰的唯一方法。但是,由于她是严重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还合并有心肌缺血。怎样才能保证患者心脏供血,传导更接近正常人呢?有一种技术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那就是左束支区域起搏。
左束支位于希氏束下面,周边充满心肌的特殊部位。左束支区域起搏的难点在于起搏器心室电极精准定位,将心室电极准确植入左束支区域处,以实现双心室同步收缩。此前,青岛还没有医生能够完成此类手术。
开启心脏起搏“第三种方式”
市立医院新引进的国内著名电生理专家、心脏中心常务副主任李宾公对这一术式操作十分熟练,他决定为张春兰试一试。
在手术当中,心内科电生理团队在李宾公主任的带领下紧密协作,通过电生理标测,顺利地从右心室间隔侧将电极旋入左心室内膜下的左束支区域。这一操作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心功能,张春兰的心脏电路重新恢复了通畅。这台左束支区域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是填补青岛市空白的第一例,开启了心脏起搏“第三种方式”,也标志着市立医院跻身国内少数有能力实施此类手术医院的行列。
田璐张小青
新闻推荐
早报3月21日讯近日,青岛市首支高中棒垒球队在青岛实验高中成立,在填补青岛校园体育又一空白的同时,该队也成为青岛U18棒垒球...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