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转暖,岛城又进入风筝飞满天的季节。沐浴着暖暖的阳光,拉着细细的风筝线,心情也与风筝一起在和煦的春风中飞翔。昨日,曾经担任了10多年青岛市风筝协会主席的苗成升告诉记者,放风筝这项流传了2000多年的中华传统游戏,在青岛有众多爱好者,青岛所处的地理位置也为放风筝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
青岛放风筝天时地利
“青岛紧靠海边,放风筝有天时地利的条件。 ”69岁的苗成升是一名不折不扣的风筝达人,他告诉记者,青岛地处的经纬度,每年春天都会有东南风从海上吹来,风速比较平稳,非常适合放风筝。在苗成升的记忆里,和他同龄的人几乎都有过海边放风筝的童年体验。苗成升介绍说,卧虎藏龙的岛城风筝界有一批能人。1990年,国家体育总局把风筝纳入了比赛项目,1991年青岛市风筝协会正式成立,别看协会是个“90后”,但青岛人玩风筝却年头不短。由于距离风筝之乡潍坊不算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青岛的风筝爱好者就自发聚集起来,带着自己制作的风筝,去潍坊参加国际风筝节。等到青岛市风筝协会成立的时候,风筝爱好者可以说是“一呼百应”,聚集了不少“风筝高手”,只要天气允许,汇泉广场、八大峡广场几乎都能看到他们放飞风筝的身影。
风筝制作当随时代发展
“风筝的制作也应该跟随时代。 ”苗成升说,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叫“鸢”。最早的风筝只是用于军事、通讯,春秋时期,鲁班就“制木鸢以窥宋城”。唐代晚期,有人在风筝上加入了琴弦,风一吹,就发出像古筝那样的声音,于是就有了“风筝”的叫法。随着时代发展,曾经是军事用品的风筝成了老百姓手里的玩具。后来风筝从中国漂洋过海传到国外,立刻引起外国人的兴趣。国外先进的材料和工业设计,很快被应用在风筝制作中。苗成升说,中国传统风筝的制作材料主要有竹子、宣纸、绢,而国外将尼龙布和碳素杆运用在风筝制作中,其强度大大增加,而且重量还明显减轻,有些高质量的风筝甚至是用降落伞专用布料制作而成。现在市场上有一种从国外引入的软体风筝也开始流行,这种风筝完全用超薄布料缝制而成,没有一根硬性骨架,放飞时通过空气将风筝撑起来,将空气动力学运用到极致。
新闻推荐
主动变阵抢开局,中能客场2:1胜泰州远大半岛记者杜金城3月24日下午,中乙联赛进行了第二轮的最后一场比赛。做客泰州的青...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