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人工智能(AI)正在深刻改变着经济与生活。3月20日,由微软与崂山区联合主办的“微软助力青岛‘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峰会”举行,与会专家就人工智能如何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行了探讨,助力青岛新旧动能转换。
□本报记者白晓宋弢
本报通讯员张绪霞
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
由微软和IDC在亚太区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到2021年,人工智能将助力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2.6倍,并将员工生产力提高2.3倍。
“人工智能是重要的技术推动力量,我们把人工智能嵌入到整个解决方案之中,就能实现全新的工作、生产和生活模式;我们将人工智能嵌入到日常运营、医疗保健、农业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能拥有全新的体验。”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睿杰说。
谈及人工智能+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柯睿杰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难以第一时间了解各个生产环节的运行状态,一直是采矿业的一个“痛点”,北京一家科技公司利用微软智能云平台,为山东招金集团打造了一个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采矿业解决方案,在招金集团的矿山中布设了1万多个数据点位,进行实时数据监测,覆盖了矿山生产采掘、选矿、氰化、冶炼等全部生产环节,数万个传感器采集到的海量数据,汇总到物联网和大数据服务中心,经过筛选、汇总、处理、存储,转换为一目了然的数据,实现了对全部生产流程的数字化管理。
人工智能+制造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我们最新的研究显示,78%的企业领导者都认为人工智能将大大提升其组织的竞争力,但只有很少数的企业将人工智能纳入其核心业务战略。所以,我们将和青岛、崂山合作,帮助这些尚未建立好人工智能战略的企业来更好地应用人工智能。”柯睿杰说。
推动深度融合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人工智能是开启万物感知、万物互联时代的“钥匙”,“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已成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新支点。实际上,青岛市以及崂山区在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产业上已经早早布局。
从去年开始,崂山区开始探讨与微软的合作,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大数据应用、人才培养、技术交流等多领域展开深入合作,推动区内人工智能及虚拟现实产业的崛起。
位于崂山区的山东中烟青岛卷烟厂已率先享受到福利。不久前,在崂山区政府的促成下,该企业引入了微软的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状态下,公司技术人员可以在远程状态下发现机器的哪个部件出现了问题,从而进行远程操控处理。这比原来的生产流程更加快捷、更加节省成本,并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据了解,目前,青岛市发起了“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全面推动高端制造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加快推进“青岛制造”向“青岛智造”迈进。崂山区启动了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编制了“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攻势行动方案。
崂山区委书记江敦涛介绍,目前崂山区已经集聚了包括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物联网协同创新中心、中科曙光人工智能产业园、高通·歌尔创新中心、商汤科技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在内的23家AI企业及研发机构,包括青岛崂山未来智能科技研究院、海尔人工智能智慧家庭平台、中科曙光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中科曙光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在内的16家创新平台,智能制造企业数量共有132家。同时,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山东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和重点项目也即将落地崂山。
打造新“高地”
为抢占行业制高点,青岛在人工智能上的布局已先声夺人。在本届峰会上,国内首家人工智能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在崂山启用。该平台由微软与崂山区、青岛华师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是微软在中国设立的唯一一家人工智能及虚拟现实公共服务平台。平台旨在聚焦“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产业,助力崂山区打造国家级虚拟现实产业中心、人工智能产业示范区。
据公共服务平台负责人、微软中国咨询服务部区域业务总监郝晓琦介绍,该平台将引入“微软混合现实合作伙伴计划”、微软亚洲研究院“创新汇”,为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人才培养和平台运营服务,助力崂山区优秀企业交付10个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打造产业生态环境,赋能高端制造业。
“有了这个平台,可以让更多的本土传统企业去观摩体验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带来的改变,启发他们的灵感,让他们能用新的技术对新业务模式下的传统产业进行检验,检测这些技术能否在创造力、成本节省、优化运营和人才培训等方面为他们带来更大的生产力。”微软中国区副总裁、微软大中华区服务部总经理冯国华介绍。
江敦涛表示,下一步,崂山区将成立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加快产业深度布局,集聚更多创新资源要素,建设青岛“智慧谷”,把崂山打造成为“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暨产业高地”。
新闻推荐
□记者张晓帆报道本报青岛讯3月21日,李沧区政府透露,该区投资50多万元新引进了管道监测机器人、管线潜望内窥...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