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嘉川
简介: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原青岛市文学创作研究院副院长,原《青岛文学》副主编。
复兴中学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认为劳动是一个中性词。我还比较欣赏“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的含义。有时夜里十一二点了,在窗上看到还有人翻垃圾箱,有一条小狗跟在他身旁。由此感慨有二,一则是为了生计而辛劳者的勤劳;二则是他披着夜色带着小狗维护尊严,即便被人看见了也认为他在遛狗。“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只要勤劳,就会有利益。看来不仅在农耕时代,今天也是如此。只是这尊严值得商讨。
我就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干搬运工,也就是扛大包。198公斤的件纱压到肩上,能听到身体骨架被压歪的咯吱声,憋住气一股劲儿从仓库扛到卡车上,且天天如此。粗放的工作养成了粗犷脾性。那时特别在乎“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的说法,因为需要心理平衡,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尊严”。而选择这个工种,也是为了工资比其他工种高六块钱。这是另一种心理平衡。
有一个寓言式的小故事,一个穷人向上帝诉苦,说富人不劳动,却很有钱,而自己天天劳动却总没钱,是怎么回事?上帝说这样,给你们每人一座煤山,一个月后再来告诉我是怎么回事。穷人很高兴,自己天天劳动,挖煤不算什么。于是第一天挖了一车煤到集市上卖掉了,得来的钱买了食物与家人共享劳动成果;富人挖不动煤,却雇用了两个强劳力挖了两车煤,到集市上卖掉了,付了工钱,剩余的钱也买了食物;第二天第三天又雇用了更多的人,不到一个月煤山卖光了,他整天忙于对工作量与收入支出的管理,又变为富有者。而穷人每天挖一车煤去卖掉,已经很累了,时间到了他也没挖完煤山。再见到上帝的时候结论已经出来了。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是把脑力劳动者归于劳动者的大类。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的信息时代不断刷新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等等,这些知识分子的科研成果告诉人们,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技成果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如果说四十多年之前,“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的说法体现的是人本精神,而今天被刷新的价值观告诉我们,注重科技成果的开发与应用会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许振超的“一抓准”,除了操作程序的娴熟应用,还在于机械操作的电子系统作用。码头工人告别了扛大包式的劳动,是社会进步的充分体现。
小区里的拾荒者之所以披着夜色带着狗,显然是在乎尊严的,如果将垃圾分类与废物利用等在制度上达到更高的程度,让拾荒者既有收入又有尊严,不是更好吗?
新闻推荐
家住青岛市市北区的孙桂红对高考的印象很模糊,直到她退休后,还时常会梦到自己会坐在一个教室里,和同学们一起通过这场考试来...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