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荣誉是属于中国,属于青岛的!”刚刚从世锦赛上载誉归来的韩广美说。日前,2019世界综合格斗(MMA)锦标赛在巴林结束,22岁的青岛姑娘韩广美勇夺女子61.2公斤级冠军,为中国代表团在本届世锦赛上夺得唯一一枚金牌。2017年,韩广美成为了亚洲MMA锦标赛赛会史上首位来自中国的女拳王。两年后,她终于在世界舞台上为中国、为青岛争了光。
对阵强敌拼到耳膜流血
巴林当地时间11月16日,2019世界MMA锦标赛女子61.2公斤级决赛打响。韩广美以29比28、30比27、29比28点数战胜了爱尔兰选手肖娜班农,为中国代表团夺得了本届世锦赛上的唯一一枚金牌。这也是继2017年林荷琴夺得世锦赛首金后,中国女拳手第二次斩获世锦赛金牌。
回顾这条登顶之路,韩广美直言来之不易。五天的比赛中,她除了要面对高强度的比赛,还要克服时差、称重等多方面难题。“从预赛到决赛,每天早上6时称重,然后迅速补充能量以备下午的比赛。到了晚上,还要通过跑步等方式减重,应对第二天早上的称重。”对一名运动员来说,除了身体状态,心理更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决赛开始前,韩广美一度因为压力过大而边跑步减重边流泪。主管教练刘金文发现了她的异常后,耐心地对她进行心理疏导,这才缓解了她内心的压力,使她可以心无旁骛地站上赛场。
“比赛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左耳朵一阵火辣辣地疼。直到比赛结束后才知道,当时自己已经耳膜流血了。”本次锦标赛期间,韩广美总共打了四场比赛,其中最艰苦的莫过于半决赛。“由于赛程比较密集,再加上比赛期间要严格控制体重,所以自己的体能出现了问题。比赛最终能赢下来,完全是精神力量在起作用。”韩广美说,决赛中裁判将她的手举起的那一刻,所有压力才在一瞬间完全放下,让她觉得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很值得。
散打冠军转行先学“抗揍”
1997年,韩广美在青岛平度一个普通家庭里出生。身高1.68米的她从小展露出在运动方面的天赋,读小学时,她以平度中小学运动会铅球第五名的成绩被体校录取,从此与运动结缘。后来,韩广美转行练起了散打,还取得过全国武术散打馆校赛冠军、山东省武术散打锦标赛季军等佳绩。可是,由于这些成绩不足以使其在山东省队的选拔中脱颖而出,韩广美在18岁那年选择了退役。
远离运动场的那段时间,韩广美在一家击剑馆做销售员。但是,对击剑这个项目和销售这个职业完全提不起兴趣的她,只坚持了半年便放弃了。“幸亏自己有散打的底子,兜兜转转地进了一家拳馆当教练。一次偶然的机会,老板问我想不想再上场打比赛,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韩广美回忆说,当时自己甚至没有问清楚是什么比赛。知道是综合格斗而不是散打时,她还是应允了,“因为我太渴望站上擂台的那种感觉了。”
2016年,19岁的韩广美参加了人生中第一次综合格斗比赛,结果遭遇惨败。“散打基本上都是站着打,综合格斗不一样,什么招式好用就用什么。”在那之后,韩广美开始拼命恶补各种搏击技巧,还专程到日本学习了柔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抗揍”,她甚至在体能训练中加了一项“头顶地”,目的是把脖子练得粗一点。
梦想教更多女孩子打拳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综合格斗似乎不应该与女孩子扯上什么关系。由于在比赛中可以拳脚并用,综合格斗选手受伤的风险比其他项目要大得多。“眼角被打开过,胳膊、腿都骨折过,基本上身上的大件都受过伤。”韩广美细数着自己身上的这些“军功章”,“有一年,光动手术就动了三次,肩部韧带断了,植入钢板又取出来,在医院一躺就是三个月。”韩广美回忆起自己受过的伤,坦言自己心里也是害怕的,但她更害怕以后再也上不了擂台、打不了拳。
“她给我的感觉是目标很清晰,就是要做这一行。”刘金文这样评价爱徒韩广美。如今,韩广美不仅拿到了亚洲MMA锦标赛女子60公斤级冠军,又将世界MMA锦标赛女子61.2公斤级冠军收入囊中。可以说,她已经在自己所钟爱的事业上达到了顶峰。对于今后的目标,韩广美野心勃勃,她想要冲击终极格斗冠军赛(UFC),“这项赛事相当于综合格斗项目中的奥运会,我希望自己能够在那个战场上为中国争光。”
对于自己未来人生的规划,韩广美坦言想开一个拳馆,教人们尤其是女孩子们打拳。“综合格斗这个项目在国内起步比较晚,很多人对它的理解比较片面,愿意练习的人就更少了。”在韩广美看来,女孩子练习综合格斗不但不危险,还能规避很多危险。“作为一名职业的综合格斗运动员,推广这项运动,我责无旁贷。真心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继而爱上这个项目。”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臧婷
新闻推荐
本报11月29日讯28日下午,市民王某、刘某专程来到青岛市港航公安局,将一面绣有“危难施救恩浩荡不辱警徽好公仆”的锦旗送到...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