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15日讯今年1月6日,《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目前,《办法》已施行百日,一百天来,青岛市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2020年是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攻坚提升年,在优化分类投放设施方面,今年计划升级改造3000个标准化四分类投放桶点、撤销不规范垃圾投放点4000处,逐步推行定时定点投放,提升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和参与率。
来自市城市管理局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市区64个街道、602个社区、4538个居民小区以及1866个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实现分类设施全覆盖;配置垃圾分类运输线路727条;设置废旧衣物专用处理设施1座,处理能力15吨/日;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已运行,日处理能力500吨;有害垃圾实现工业危废与家庭源危废协同处置,总体处理能力可达164吨/日;厨余(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设施2座,就地处理设施9处,处理能力360吨/日,初步形成厨余垃圾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布局框架。对其他垃圾实行兜底处理,市区生活垃圾产生量约7800吨/日,焚烧处理能力8400吨/日,市区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已完成标准化四分类投放桶点改造284处,撤桶并点531个。
疫情期间,组织全市综合执法队伍抗击疫情,对废弃口罩专用收集容器、乱丢乱弃废弃口罩等行为开展执法巡查。截至目前,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共巡查宾馆酒店、商场超市、写字楼宇、银行窗口等点位6702个,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45份,行政处罚50起。(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傅春晓通讯员孙庆振)
新闻推荐
岛城养老机构陆续允许探望 封闭两个多月近1.8万名入住老人零感染,探望须持绿色“健康码”
4月14日,在颐和源爱心护理院,一名老人迎来自己女儿的探望。文/图半岛记者刘笑笑“老娘,两个多月没见你,你气色竟比过...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