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生命和健康的最重要慢性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WHO/IARC)预测,中国恶性肿瘤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在未来的20-30年内会持续增长,尤其是城市人群。因此,开展中国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势在必行。
自20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策略以来,癌症的筛查和早诊早治已被公认为癌症防控最有效的途径。基于不同癌症的流行病学现状和自身的经济状况,众多国家都积极开展癌症防控的卫生经济学研究,以试图寻找符合自身国情的、高效经济的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之路。鉴于中国日益增高的城市肿瘤负担,急需开展以高危人群为重点的恶性肿瘤早诊早治项目及卫生经济学研究,以建立适合于中国城市基本情况的、高效经济的肿瘤筛查和早诊早治体系。
根据2018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公布的数据,肺癌、结直肠癌、上消化道癌、乳腺癌和肝癌是我国城市老百姓高发的前五位癌症,占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60%以上。2005年以后,我国在农村癌症高发区等地区开展了多种癌症的早诊早治工作,包括上述五种癌症,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进一步在全国各大城市开展癌症早诊早治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随着医改的进一步深化,城市癌症早诊早治工作也急需纳入政府规划,为建立全国性的癌症防控体系奠定基石。
2012年,在国家卫健委和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正式纳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在全国开展针对城市高发的五大类癌症(肺癌、结直肠癌、上消化道癌、乳腺癌和肝癌)开展危险因素调查和高危人群评估、癌症筛查和卫生经济学评估工作。项目首先在全国9个省、市展开,它们是北京市、河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山东省、湖南省、重庆市、广东省和甘肃省。2013年,项目新增4个省、自治区,分别是河南省、浙江省、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东省退出)。2014年和2015年,项目再增加4个新省、自治区,分别是山西省、安徽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2016年和2017年,项目新增广东省和内蒙古自治区,2018年,又新增湖北省和江西省,2019年新增吉林省、青海省、陕西省、四川省、贵州省、海南省。截至目前,共计覆盖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青岛市自2013年起承担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迄今已是第七个年头。目前,青岛市选定在李沧区开展危险因素调查和高危人群评估工作,在青岛市中心医院开展免费临床筛查工作。针对肺、结直肠、上消化道、乳腺和肝等不同部位的高风险情况,对应开展低剂量螺旋CT、肠镜、胃镜、乳腺B超(X线)和肝部B超等检查。七年间,该院共进行两万余人次的临床筛查,发现两千余例阳性病例,均已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本人或家属进行下一步治疗。
为将癌症早诊早治工作做到实处,该院印发《青岛市中心医院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实施方案》,从组织架构、分工职责、实施流程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保障项目实施。到各项目社区,进行项目宣传和健康教育讲座,进行项目督导,现场解决筛查问题。多次组织召开协调会议,指导准备相关筹备工作。院内开设了早诊早治项目的绿色通道,在检查时间段的安排上减少居民排队等候的时长。
新闻推荐
青岛部分公交车线路长,人员成分复杂,近年来也成为了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线。4月14日,城阳巴士第三分公司邀请共建单位青岛...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