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岛 今日即墨 今日胶州 今日平度 今日莱西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今日青岛 > 正文

父亲的一生

来源:黄海晨报 2020-04-23 23:31   https://www.yybnet.net/
孙峰

1

父亲走了,安详地走完了105岁的人生。在父亲去世后的这段日子里,作为长子,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总觉得应该为他老人家写点什么,不是因为他生前做过什么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大事,只是他平凡朴素的一生,是中国万千勤劳善良农村老父亲的缩影,足以让我提笔感怀,聊以纪念。

听村里老人们讲,父亲年轻时,一米八的个头,五官精致,相貌堂堂,拿现在的话说,是标准的高大帅美男子。从父亲和天津大伯他们兄弟俩以前的合影中,仍能看出父亲当年确实年轻俊朗,英气逼人。

青年时代,父亲是村里的民兵连长,那时村里的大小事都由村长和民兵连长拍板决定。听父亲讲,抗日战争时期,他身背一支长枪,手提一支短枪,数次夜间护送八路军干部、通讯员穿过敌人封锁线,情况紧急就亲自给队伍送信,凭借机智加勇敢,每次都能顺利完成任务。淮海战役期间,父亲带领村里民兵推着小车出夫子(也就是支前),大军打到哪,小车就推到哪,正如陈毅元帅所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每当讲到此,父亲常常会陷入沉思,眼圈会微微发红,他又会忆起当年战争的惨烈和倒下的兄弟,而我们也会为父亲这段光荣的经历而深感自豪。

解放后,因为父亲的出色表现和工作能力,村长郑淑玉多次推荐父亲到乡里工作,因为父亲念过私塾,识文解字,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又打得一手好算盘,完全符合乡里用人条件。但父亲最终也没去,他觉得能在村里给老少爷们做点事,照顾好一家老小,就行了。

父亲在家也和平常人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朴素生活,在生产队里什么农活都干过,是生产队里的好把式,插秧施肥、推车送粪、打场晒粮,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后来村里办起了磨面坊,父亲又被选去从事磨面加工的活,父亲善于在干活中琢磨,又手巧得很,磨出的面又细又匀,没少得到老少爷们的夸赞。那时父亲也算得上技术工了,很受村里小朋友崇拜,只要听见柴油机“啪嗒啪嗒”一响,小朋友们立马争先恐后跑来瞧稀奇。一阵机器轰鸣后,只见父亲把一个机器开关一踩,池子里的两条原本软塌塌的面口袋,立刻像两只充气大气球,扭动着身子爬起来,很神奇。这一干就是十多年,直到我和弟弟先后考学工作,六十多岁的父亲才听从我们劝告,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粉尘飞扬的磨面坊。

2

对于父亲的晚年生活,我给总结了“五个一”,即:一杯酒、一壶茶、一盒烟、一台戏、一场走。

一杯酒。父亲一生爱喝点酒,但从不喝多,不论走亲访友、赶集上街,每次只喝二两,多一点都不喝,无论你怎么劝,甚至脸红脖子粗,对他来说,没用。用父亲的话说,自己能喝多少自己知道,喝了一辈子酒,从来没醉过。

一壶茶。父亲爱喝茶,一天一壶,都是在午饭后喝,这也能解释父亲从不睡午觉的原因。过去条件差,只能喝茶沫、茶砖等茶的边角料,后来条件好一点,父亲又偏爱日照绿茶。天津的哥嫂也会寄来上等的茉莉花茶,他说喝不惯。青岛的亲戚们每年都会给他寄来些上等的崂山绿茶,他说不如日照绿茶味道好。2008年,全国茶叶协会从各地推选30位茶寿星参加上海茶博会,要求入选者90岁以上、满60年茶龄,而且要耳不聋、眼不花、行走自如,父亲均符合入选条件,有幸被选中,成为日照市唯一一位全国级茶寿星。那年父亲已94岁,在30位茶寿星中排名第二,第一名是一位104岁的福建老人,最年轻的是我国著名演员秦怡,当年也有90岁。茶博会后,全国茶叶协会一位刘姓秘书长每年都会给父亲寄茶,并时常打电话询问父亲的身体状况,我们也非常感激他的挂念。

一盒烟。父亲其实是一位十足的烟民,抽了一辈子烟。过去家境差,用旱烟袋抽旱烟,烟叶子呛得人直流眼泪。后来条件逐渐好转,就抽卷烟,记得牌子五花八门,什么哈德门、石林、红云、红塔山,一天一盒,但他自己每天只抽七八根,其余都分给了那些前来找他喝茶聊天的老邻故居了。

一台戏。父亲一生爱看戏、爱听戏,上午九点多钟打开电视看,下午喝完茶再看,如果电视里没有合适的戏曲节目,就用弟弟给买的VCD放着碟子看。什么京剧、吕剧、茂腔等都喜欢,兴致时还会手敲茶几,跟着哼几嗓子。为此,我还以《老爸的爱好》为题,写了一点豆腐块发表在《大众日报》上。后来我拿着报纸念给他听,父亲高兴得不得了,直夸儿子有才。

一场走。父亲老来散步慢走养成了习惯,每天早晨四五点钟起床出去慢走,下午四五点钟再出去散步,每次走三里地左右。有一年冬季的一个早晨看错了表(其实刚凌晨一点多),牵着小狗又往外走,可怜小狗似醒非醒、走走停停一点也不情愿,幸亏遇到一个下夜班的工人,一问才知道还不到凌晨两点。每次说到这段,父亲就会

哈哈大笑,觉着冤枉了小狗。后来父亲年龄大了,特别过了百岁之后,体力下降,走不了那么远了,就一手拿马扎,一手拄拐杖,出来晒晒太阳,活动一下筋骨。

父亲一生饮食无特别嗜好,什么都吃,但以清淡为主。老年后每早两个荷包蛋泡上两块桃酥,晚上吃得极少,有时只喝两盅酒。主要饮食习惯就是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也符合养生规律。

父亲到老不糊涂,始终头脑清醒,而且耳不聋、眼不花,气色红润。只是在最后的十多天里,不吃不喝,闭目养神,直至安然离去,走完了他人生最后的旅程。

回顾父亲的一生,应该算是平凡朴实的一生,健康幸福的一生。他胸怀旷达,以德报怨,从不与人交恶,心里容得下江河湖海;他作息规律,起居有方,生活得中规中矩。他的一生,是我们儿女们为之心安、为之钦佩、为之羡慕、为之向往的一生。

愿父亲长安。

(作者单位:日照港口医院)

新闻推荐

中能潜心备战 一心只想冲甲

虽然联赛开始时间还未正式公布,但志在冲甲的青岛中能还是有条不紊地潜心备战。在经历了春节前海埂春训、春节后上海集训后...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父亲的一生)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