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薄克国
吊臂起落,机器轰鸣,玻璃幕墙有序安装,机电设备陆续配备到位……4月22日,在以369米设计高度问鼎“青岛第一高”的青岛国信·海天中心(以下简称“海天中心”)项目工地上,2499名戴着口罩、安全帽“全副武装”的建筑工人正紧锣密鼓地加快施工。
作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第一批优选项目”和“青岛市重点项目”,海天中心对青岛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功能提升以及山东半岛都市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疫情之下,海天中心愈战愈勇、勇创新高,即将迎来封顶的“高光时刻”,为青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增添新引擎。
化危为机敢担当
今年农历大年初二,一场紧急组织的现场防疫工作会在海天中心举行。落实春节工人施工、防疫情况,研究制订外地务工人员返青工作计划,组织筹措防疫物资,提前联系建设材料供应……春节期间,海天中心有400多名建设者一如既往地驻守在项目上。
春节之前,海天中心项目投资方——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信集团”)就举行了针对疫情防控的项目建设专题会,超前预判、逆向布局,作出了一系列保障项目不停工的部署安排。在国信集团的统筹调度下,海天中心迅速投入到“战备”状态,持续打响“防疫施工保卫战”,全力保障海天中心建设进度。
面对疫情,国信集团以敏锐的嗅觉,提出了“控疫情、防输入、谋开局、促全年”的工作指导方针,制订了“在建项目疫情防控48条”,海天中心第一时间响应号召,成立疫情防控、项目建设两个团队,坚持防疫、施工“两手抓”,积极与行业主管部门和驻地街道充分沟通,在周密布局和严谨规划下,由项目单位根据国家防疫相关规定出资包车并制定了“点对点”包车接送方案,确保工人“从家门到工地”全链条防疫管控到位及可追溯,并组织返青人员按规定进行定点隔离。
海天中心全员生产建设的号角一直嘹亮,保持高速挺进的姿态,保障了防疫与项目建设的高效运转,实现了化危为机,见证了疫情之下的国企担当。
打造品质新典范
国信集团对海天中心项目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规格运营,在攻坚克难的道路上一路前行,刷新了一项项历史纪录。
“海天中心造型是非常独特的,结构较之一般项目更加复杂,施工中采用了大量绿色施工技术,将来一定是国内建筑项目绿色施工的典范。”参与过海天中心建设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绪文表示。项目设计、施工阶段涵盖近40个专业领域,海天中心建设者在工程管理方面运用前瞻性布局、精细化管理理念制定了一份详细的项目建设管理大纲,为具体施工图提供了精准的依据范本。
“从去年核心筒封顶起,海天中心项目进入整个工程多工序交叉复合施工,管理难度大、统筹要求高、工程落实落细环节多,我们要与参建方更加缜密、全身心地通力合作,为工程有序推进作出更加艰苦的努力。”海天中心工程师、全国劳模王希浩说。
筑就城市新地标
作为青岛屹立于浮山湾畔的一颗未来明珠,世界眺望青岛的一扇窗口,功能完善、业态丰富、匠心蕴藏、品质过硬的海天中心,正是当下科技与时尚的交汇点。海天中心功能定位均堪称“国际化”,定位于“国际标准、国内一流,沿海领先”,汇聚全球顶级团队,集五星级海天大酒店、超五星级瑞吉酒店、5A甲级写字楼、城市观光厅、艺术中心、精品商业、住宅等业态于一体,是国内综合体项目中最完整业态配置。
建成后的海天中心作为城市发展新动能、总部经济新基地、文化旅游新地标,是青岛看世界,更是世界看青岛的窗口,为青岛市委、市政府打造“国际时尚城”、加快“双招双引”,以及助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提供优质载体和平台。
提升城市功能的同时,海天中心的建成也将优化青岛市的投资环境,助力形成城市的‘虹吸效应’,吸引世界500强、各大央企和龙头企业进驻,汇聚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构建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带动城市及区域商务、旅游、商业以及关联企业发展,催生一大批具有特色、技能含量高的岗位,吸引和集聚一大批高端人才。在海天中心项目上,国信集团倾注了大量心血,这是我们为繁荣区域经济、促进社会发展贡献的力量,也是我们的使命和担当。”国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辉表示,未来,海天中心还将继续以建筑为载体,以功能为纽带,迭代城市新价值,为青岛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贡献力量。
新闻推荐
说到冠心病的表现,大家脑海里会浮现出影视剧中的人物由于激动或暴怒导致心脏病发作时的画面:病人常常是手捂胸部、表情痛苦...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