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方民在青岛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2019年,全市法院共审判执行各类案件249155件,其中市中院办理26363件,同比分别增加31.7%和19.9%,司法改革稳步推进,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各项工作取得新的发展进步。
审结环境公益诉讼案件8件
审结一审商事案件65857件,标的额527.1亿元。依法稳定市场主体预期,审结买卖、租赁、运输等合同纠纷案件22517件。积极引导市场要素规范有序流转,审结涉股权、决议效力等公司纠纷案件888件。审结一审保险、金融借款、民间借贷等金融纠纷案件38516件,标的额351.4亿元。依法惩治涉众型经济犯罪,审结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131件,依法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的财产权益。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3020件,其中跨区域技术类案件279件。以青岛知识产权法庭为依托,新设威海、烟台、潍坊三处跨域巡回审判庭,与潍坊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建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平台,优化山东半岛创新司法保护格局。
审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一审涉环境资源案件495件,审结乱垦滥伐、破坏耕地、污染环境等刑事案件36件,判处罪犯75人。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审判机制,审结环境公益诉讼案件8件。审结一审涉外、涉港澳台案件276件,标的额41.1亿元。
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349件,执结非诉执行案件3375件。在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常委会有效监督和市政府全力支持下,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由上年的32%跃升到72.5%,“民告官能见官”“官出庭又出声”成为常态。把审前和解中心建设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用非诉方式实质性化解了郑州路片区征迁等521起案件。青岛法院行政审判工作获得最高法院的肯定。
审结一审涉黑恶案件64件
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实行涉黑恶案件由两级法院院长主审制度,加强与纪委监委、公安、检察、司法的协调联动,审结一审涉黑恶案件64件,判处被告人360人,其中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111人,付世凯、卢宝刚等涉黑恶势力犯罪首要分子均被判处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及剥夺政治权利。充分运用追缴、罚金、没收财产等手段,一审共判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6人,判处罚金1992.2万元。
审结各类一审刑事案件10274件,判处罪犯11870人。审结故意杀人、抢劫、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328件,杀害民警别立福的犯罪嫌疑人一审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86件101人,以受贿罪判处江苏省政府原副省长缪瑞林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认真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依法裁定特赦服刑罪犯258人。审结各类一审民事案件64645件,标的额175亿元。审结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案件19157件,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民商事、行政案件网上立案率达85%
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执结各类案件28995件,到位金额199.6亿元。深化互联网拍卖工作,推行“法拍贷”业务,通过网络司法拍卖成交930件,总金额59.1亿元。开展“蓝色风暴”等系列执行专项行动411次,拘留拘传3332人,以拒执罪追究10名被执行人刑事责任。
建立员额法官动态管理机制,组织开展第三批员额法官遴选工作,完成282名员额法官等级确认、晋升工作。落实推进院庭长办案制度,全市法院院庭长共审结案件7.1万件,占结案总数的28.5%。
建立网上立案、自助立案、跨域立案相结合的多元化立案格局,民商事、行政案件网上立案率达85%。推进纠纷多元化解、诉讼服务机制建设,升级12368诉讼服务热线,协调有关行业协会、调解组织等入驻开展调解工作,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便捷的诉讼服务。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结案件6533件,运用道路交通纠纷一体化平台在线调解案件2644件,纠纷化解效率大幅提升。
青报全媒体记者梁超
新闻推荐
在昨天召开的青岛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青岛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建新代表青岛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