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半岛记者黄靖斐实习生梅韦
7月15日,传统剧目《定军山》在青岛市京剧院进行彩排。青岛市京剧院青年演员包大鹏在这部戏里饰演黄忠,而在台下认真观看并时不时进行指导的则是著名京剧老生名家张克。7月18日晚,张克收徒包大鹏拜师仪式暨《定军山》首演将在青岛李沧剧院举行。此次拜师仪式将搬上李沧剧院的舞台,请现场观众作为见证人,共同见证这一梨园喜事。
京剧需要一对一口传心授
张克是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梅兰芳金奖、白玉兰奖、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中国京剧流派传承班(杨派)指导教师。1986年同时拜程正泰、谭元寿、马长礼及香港名票丁存坤为师,常演剧目有《四郎探母》《伍子胥》《大探二》《杨家将》《击鼓骂曹》《失空斩》等。张克台风儒雅、嗓音甜润、音域宽广、韵味清醇、寓情于声、颇具杨派平中见奇,意境深邃之风格,被业内专家评为“亮嗓杨派”。包大鹏是青岛京剧院精心培养多年的京剧老生演员,自身条件非常好,出演过许多部经典的京剧剧目。
选择包大鹏作为自己谭派京剧艺术的传承人,张克非常欣慰:“我师父当年收我的时候,看重的是一个学生的扮相、个头、嗓音条件……我很幸运能够拜在谭元寿老师名下,作为他的弟子学、演,也见过先生在舞台上的光彩,我也有责任把这部戏传承下去。青岛京剧院人才济济,像包大鹏这样的老生都是很有条件的,京剧必须以一对一的形式进行细致的口传心授。”
青岛京剧院业务副院长巩发艺向记者表示,在这次演出结束之后,将举行一个拜师的活动,这也是京剧的一种薪火相传。“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老一辈京剧名家一对一的传授,把青岛的京剧事业往前更推一步。”
《定军山》考验演员真功夫
在采访中张克介绍:“这部戏的演出难点有很多,是集‘唱念做表舞打’于一体的戏,包大鹏在《定军山》中饰演黄忠,头上扎的发箍有四层,非常疼;身上穿的戏服,勒得很紧,喘气儿都很费劲,没练过的人别说唱戏了,说两句话都很困难;他还要穿着厚底的靴子,一旦走不好在台上就会崴脚。穿着厚重戏服的同时把‘唱念做打’通通表现出来,这是一个京剧演员功力的体现。”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被搬上了银幕,从此开创了中国电影的历史,《定军山》也是中国京剧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张克认为:“电影是一种记录,京剧的精髓必须面对面去感受。我们一部戏要演几十场、几百场,观众还愿意继续来看,越听越离不开,越咂吧越有滋味儿,这叫百看不厌、绕梁三日、历久弥新。”
建院70周年好戏连连
青岛市京剧院院长张克岱表示,“今年正值青岛市京剧院建院70周年,梨园拜师保留的不仅是传统,更是代表着一种传承之意,将这种具有仪式感的事情搬上舞台,请来更多的戏迷朋友现场见证,不仅见证这些京剧演员的舞台风采,同时也能对他们背后的努力和付出有着更多的了解”。
随着演出市场的逐渐复苏,青岛市京剧院近来也有大动作。京腔京味的排练厅里锣鼓喧天,现代戏、传统戏、儿童戏等剧目也在逐一复排。据介绍,青岛市京剧院下半年计划举办一系列建院演出活动,展示青岛市京剧院近年来青年演员培养和剧目恢复排演的成果,好戏连连,让岛城的戏迷朋友过足戏瘾。
新闻推荐
图书馆长云上读书致青春 辛怡茜做客半岛新闻客户端直播间,4000多名网友“拍了拍”她
半岛记者徐杰报道本报7月17日讯夏日共读诗书,找寻青春记忆。7月17日下午2点,由半岛都市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