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此刻,2021年的曙光,又一次照亮了苍茫大地。已成为昨日的2020年,给地球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记得在那个阴霾漫天的新冠病毒肆虐的时刻,《老年生活报》刊登了一条振奋人心的通栏红题,“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像道曙光,照亮一颗颗低沉的心,唤起人们对春天的希冀。
不是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中央统一指挥下,白衣天使,冒着生命危险,义无反顾地逆行疫区,用生命捍卫生命。一架架飞机,从天而降,一辆辆汽车呼啸而至,40000大军,扑向武汉发起了总攻。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我们还派出了大量的医务人员,支持援助世界各地的疫情地区。那些可歌可泣的身影绘就的历史画卷,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不是吗?在同新冠肺炎战斗的同时,我们的脚步,并没有停止。我们的经济逆势而上,一带一路战略,正在受到广泛的关注,获得巨大的成功。面对风雷激荡的国际形势,我们的国防现代化力量进一步增强,令人振奋。前不久,嫦娥五号经过23天的飞行,访问月球,取回了月球的土壤。实现了中华民族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梦想。
不是吗? 2020年,我们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心愿,全国每一个贫困地区,完成了艰巨的脱贫任务,从此,我们的文明古国向贫困告别,走上了富裕的小康之路。从灾难走出来的祖国,又一次迎来了美好的春光。
在宏伟的 “十四五规划”蓝图上,我们看到了国家发展又一个伟大的愿景。作为一个同新中国一起成长的公民,内心充满了希冀与畅想。新的一年,我要继续关注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参与社会,远离疾病,增强自身的体魄技能。前几天,我参加了一次全国的学术年会,会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我们的事业,已经后继有人,参会的许多年轻人,他们在这个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优势,他们善于思考,见解超前,这些“后浪”,将是我国发展的中坚力量,我感到十分欣慰和高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们许多人的梦想。虽然我已经踏上过50多个国家的土地,但是,我还要实现同朋友的约定,穿过秦巴之地沿千里汉江拜访英雄的城市武汉,向她深情地慰问与祝福。我还要拿起画笔,用色彩抒发自己的激情;我要用心去放声歌唱,歌唱2021年的春天。
■作者系青岛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青岛市老年学会副会长。
新闻推荐
本报12月31日讯2020年12月24日,地铁1号线北段和8号线北段通车。这两条线路的南段何时通车?2020年12月31日,青岛地铁集团总经...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