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冬,徐立强和几名志愿者一起用望远镜在白沙河下游湿地观测时,突然发现一群黑鸭群中有4只外形特别的鸟类。经过仔细观察,徐立强兴奋地叫了起来:“这是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啊!”头一次在白沙河湿地现身的世界极危鸟类青头潜鸭,让徐立强和志愿者们兴奋不已,他们立即展开保护行动,并在湿地岸边专门设立了保护警示牌。
“湿地是世界三大重要生态系统之一,白沙河入海口具备着青头潜鸭栖息生活的条件。在这里出现青头潜鸭,和白沙河的生态环境好转有很大关系。”徐立强说,青头潜鸭每年10月到次年1月会来青岛湿地栖息。 2020年10月,志愿者们观测到从南方回来的青头潜鸭增加到了7只,他们期待今年有更多的极危物种出现。
这几年,有许多鸟类新品种纷纷安家青岛。 2017年8月,20多只震旦鸦雀结群出现在环湾湿地草丛中,成为青岛观测到此类鸟种最多的一次。震旦鸦雀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种,也是全球性濒危鸟类,被称为“鸟中熊猫”。这证明治理后的白沙河苇丛密集,为这些“活化石”提供了繁衍生息的庇护所。
多年的护鸟行动中,徐立强深刻地感受到青岛市民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也越来越多。“目前在青越冬的冬候鸟和留鸟共60余种。东方白鹳、小天鹅等大型鸟类喜食鱼虾、白菜、海草等食物。苍鹭、白鹭、夜鹭等大型涉禽喜食鱼虾、小麦。很多都是非常珍贵的鸟类,像东方白鹳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徐立强说。
新闻推荐
这个冬天明显要比往年更冷,冷空气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360度立体环绕大风加上低温,直接给路上行人“暴击”,频频来...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