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岛 今日即墨 今日胶州 今日平度 今日莱西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今日青岛 > 正文

帮流浪汉“安家” 中韩社区民警刘化升讲述别样温情守护

来源:青岛晚报 2021-01-09 07:16   https://www.yybnet.net/

在这座城市里,有一群劳动者,他们用不起眼的汗水浇灌了繁华,却把家安在了城区边缘;他们默默用艰辛筑起最坚实的梦想,但选择了最简朴的生活。全国首个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进崂山公安分局中韩派出所,跟访了经常和流动人口打交道的社区民警刘化升,听他讲述了这份别样的温情守护。

巡辖区南腔北调啥人都有

崂山区株洲路海尔路路口,10多年来,这里自发形成了一个上规模的劳务市场,每天有成百上千的劳动力在此靠活。在紧靠路口的中韩社区里,绝大部分小平房都租给了这些外来务工人员。这里到处是南腔北调,也是刘化升的辖区。“我的辖区有1500多名本地户籍的常住人口,但流动人口超过两万名。”刘化升告诉记者。

“以前觉得这里人杂、很难管,但自从接手了这个社区,我觉得挺有意义。”刘化升告诉记者,他发现了小小的中韩社区承载着一座大城市背后的深意: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出租屋每月租金只有300元左右,两个馒头加土豆丝、豆腐条的晚餐不到10元,街头衣帽摊上一件耐用的工服只要数十元,出门就是“中韩”公交车站……这些,构成了都市外来务工人员简朴的“衣食住行”。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年龄在40岁到60岁之间,出来打工省吃俭用攒点钱,要么是为了老爹老娘,要么是为了翻盖新房,要么是为了家里的读书郎。一句话,他们的努力,承载着家庭的梦想。正因为如此,刘化升非常尊敬这些靠双手去努力改变生活的人,每次走访时遇到陌生人,他经常是“老弟”“老哥”地叫着,无形中也拉近了他们和城市的距离。

斗寒潮五年救助过30多人

打开刘化升的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很多人名、身份证号和电话:这些,都是刘化升走访时遇到的困难群众。1月6日下午,记者跟随刘化升在辖区巡访时发现,刘化升遇到桥洞和即将要拆迁的老屋,都要往里面多瞅几眼。“有些人舍不得租房,住在这些地方。”刘化升称,寒潮来临,他特别关注这些特殊人群。在一处配电箱旁的破窝棚旁,刘化升停下了脚步:前几天他走访时发现这里住着一对50多岁的兄弟,两人因为生活困难而露宿街头,刘化升反复做工作,但他们不愿接受救助。刘化升只得把手机电话留给他们,叮嘱他们遇到问题可以及时联系他。“寒潮来了,再睡在外面,会冻坏的。”1月6日,刘化升再次到场展开劝说,并把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5年以来,刘化升帮扶过30多名类似的家庭遇到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

守平安登记核查60多万人

担任中韩社区民警五年以来,刘化升核查登记流动人口60多万人次,检查九小场所1600多个,排除200多处安全隐患。每次摸排入户时,刘化升都会讲解怎样防盗、防诈骗。他还积极主动联系中韩社区构筑治安联防联治体系,成立了由30名治安联防队员组成的联合巡逻队伍,白天由民警、社区警务助理带联防队员,加强对中韩社区治安复杂区域、路段巡逻。到晚上则由村治保主任,联防队长带队巡逻。五年来,逐渐形成了派出所民警,社区警务助理、村领导干部、联防队员共同治理的防控体系。中韩社区的社会治安有了很大的改善。在这套体系中,刘化升协助办案民警现场抓获多名犯罪嫌疑人,有力净化了社区治安环境。

“‘百万警进千万家’绝不是一句空话,对于我们社区民警来说,要求我们腿更勤,眼更细。”刘化升称,虽然自己已经53岁,但他依然会坚守在岗位上。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首席记者刘卓毅

新闻推荐

179.8万户!青岛市场主体扩容 2020年新登记市场主体36.45万户 日均增加996户

本报1月8日讯市场主体是衡量一座城市经济活跃度的重要指标。近日,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020年12月经济社会运行情况。数据...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乘风破浪会有时2021-01-09 07:07
评论:(帮流浪汉“安家” 中韩社区民警刘化升讲述别样温情守护)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