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孩子上小学四年级,感觉现在是越来越气人了,每次苦口婆心地跟他讲道理,他却根本听不进去,为什么家长说的话,孩子总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不当回事。
金颖:首先,家长要考虑一下是不是自己说话的方式出现了问题。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会反复说一些大道理,不仅突出不了重点还啰啰嗦嗦。冗长的说教让孩子很容易听不进去,造成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家长最好用简短的话和孩子沟通,能用一两句话让孩子明白的,绝不多说。在学校我们对走廊内的常规就提了7个字:“安静有序不跑走”。 7字要求朗朗上口,好记好学好做。
另一方面,家长最好将提要求和讲道理分开进行,要求要简短,道理要入心。入心就是尊重孩子的认知和心理,因为沟通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不能只满足我们家长的需求,还要尊重孩子满足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反应,他才能听进去。第三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给孩子树立榜样,比单纯的说更管用。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孩子看到自己是怎么样做的,告诉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慢慢地孩子也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在学校我们要求学生有礼貌问好,那么老师一定也要有回应,或是语言或是表情的回应,这些都是言传身教榜样的作用。
不当特长生,特长班还报吗?
家长:孩子上小学六年级了,我和孩子的妈妈最近一直为一件事纠结,孩子挺喜欢跳舞,我给她报的舞蹈班和钢琴班,不过我和孩子妈妈都认为将来不会让孩子走特长生这条路,如果不想走特长生这条路,之前报的舞蹈班和钢琴班该不该停?
金颖:首先我们认为参加舞蹈班和钢琴班是艺术教育审美教育。艺术和审美在孩子的发展中有什么作用呢?我想打个比方,比如我们到大自然中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觉得它特别美,大自然的美满足了我们的审美目的,但大自然呈现出来的这种美有目的性吗?没有,在没有人看的时候,它依然是这个样子。这就是一个很著名的美学概念:“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而我们现在好多情况下正好反过来了,是“有目的的不合目的性”,就如同学钢琴舞蹈是有的家长是为了走特长,考级和比赛,不走特长我就不学了,这偏离了我们的育人的初衷。如果我们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有意识的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美的实践美的体验,提高孩子的审美素质,培养审美情操,让孩子全面而个性的发展,我相信孩子们的人生将更加美好,更加丰富,更加幸福。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宋振涛
新闻推荐
在西海岸新区家长心目中,珠江路小学是响当当的存在,迫切渴望优质教育资源广为覆盖。近年来,珠江路小学全力打造教育集团,...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