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张文艳
让流落海外的文物回到祖国家乡,是很多国人最想看到的事情。
5月12日,“姜雷先生漆器捐赠仪式”在青岛市博物馆举行。姜雷此次共向青岛市博物馆、黄岛区博物馆无偿捐赠汉、宋时期漆器10件套,其中8件套赠与青岛市博物馆、2件套赠与黄岛区博物馆,均为姜雷近20年来从美国等地购得。青岛市文旅局领导出席捐赠仪式并致辞,对姜先生藏宝于国的高尚情怀予以肯定和赞扬。青岛市博物馆邱玉胜馆长、黄岛区博物馆翁建红馆长分别向姜雷颁发了捐赠证书,并对姜雷的捐赠表示衷心感谢。捐赠仪式现场展示汉黑漆鞘铁剑、西汉漆耳杯、宋黑漆葵口碗3件珍贵器物。
单次受赠漆器最多的一次
这次捐赠,是市博物馆近10年来,单次接受无偿捐赠漆器最多的一次。这些纹饰精美的西汉漆耳杯、风格简约的宋代葵口形碗、碟,茶则、匕等,保存状态较好、具有珍贵的历史研究与艺术收藏价值。其中汉代黑漆鞘铁剑与汉代黑漆鞘环首刀较为少见,价值非凡。这批捐赠完善了市博物馆收藏序列、丰富了馆藏漆器类型、充实了展览内容,为市博物馆漆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青岛市博物馆现在设有“李汝宽家族捐赠陈列”展厅,里面藏有明清漆器多件,邱玉胜馆长接受半岛全媒体记者专访说,姜雷先生的捐赠,主要以汉代和宋代漆器为主,代表着不同年代漆器发展的历程,填补了青岛市博物馆漆器收藏的空白。
本次捐赠结束后,青岛市博物馆将长期在本馆“百工奇技——馆藏古代工艺品展厅”设立“姜雷捐赠文物”专题展柜,以供观众朋友们观赏这些海外归来的珍贵文物。
这是姜雷近年来对国内博物馆的第4次捐赠,他已先后3次向国内博物馆进行了捐赠:2015年12月,向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捐赠3件汉代漆器;2016年3月,向浙江省博物馆捐赠战国漆樽、汉彩绘鸟兽云气纹耳杯和汉黑漆戗刻涡纹铁剑等3件漆器;2017年1月,向海南省博物馆捐赠汉黑漆描红耳杯等3件漆器。其所捐赠的文物,品相极佳,工艺罕见,填补了这些博物馆的藏品空白,得到了国内博物馆界的关注和盛赞。
市博已接受赠品五千余件
自青岛市博物馆建立至今,先后有600余位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品入藏,共接受文物五千余件。涉及书法绘画、古籍、货币、铜器、铜镜、瓷器、漆器、杂项、近现代文物等多种类别,藏品年代时间跨度较大。捐赠者中既有党政领导、著名学者、收藏家、美术家、工商企业者,也有普通市民、农民,甚至有外国友人。
另外,近些年,青博制定并完善了包含日常性征集和专项征集的《博物馆藏品征集制度》;并通过借力主题展览、关注重大事件、个藏助力展览等方式,拓宽征集渠道,开展了“本土名家收藏工程”“李汝宽家族捐赠陈列”专厅以及“抗战记忆”“建党百年”“山东发展变迁”“改革开放40周年”“抗击疫情”等主题征集活动。礼遇捐赠者,延续博物情,为每一位捐赠者颁发捐赠证书,并特别设立了文物捐赠者荣誉墙,将百余位曾向市博捐出国家三级以上文物的捐赠者姓名铭刻于上。在国际博物馆日和中秋节等时节,走访功勋捐赠者,邀请他们来博物馆共度美好佳节;基本陈列文物标识出捐赠者姓名,逐渐建立起“藏宝于国、礼遇于民”的良性互动关系,使捐赠品成为博物馆与收藏家持续友好交往的纽带。
是什么吸引了众多藏家的目光?邱馆长说,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青岛市博物馆有了良好的收藏条件和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充当着文物的守护者、文物价值的阐释者与创造者。博物馆为捐赠品营造了“洁净、稳定”的收藏和展示环境,关注文物的原生价值、动态价值、藏品间的关联价值,通过特定的语境化解读与恰当的组合化阐释,综合展示其历史、艺术、科学、文化价值。
新闻推荐
在市立医院本部血液净化中心,李梅与患者不是医患关系,而是跟朋友一样轻松熟络。凭借着“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工作...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