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姜瑞胜郑成海
5月13日,在青岛市城阳区黑龙江中路附近的一处“进口商品打折仓”,前来采购临期食品的市民和批发商络绎不绝。“临期食品如果不及时卖掉,就会变成过期食品,最后白白浪费。好在现在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转变,来我们这里扫货的顾客正越来越多!”提到4月29日实施的反食品浪费法,该仓库负责人杨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事实上,近几年来,凭借极具“杀伤力”的“白菜价”“骨折价”,临期食品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的追捧。受此带动,一个百亿级的新消费市场正在国内迅速崛起。记者调查发现,在青岛,临期食品也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相关商家纷纷“跑马圈地”。专家指出,在相关法律出台的大背景下,临期食品以让利出售的方式避免了食物浪费,未来有望形成更加成熟的产业链。
>>>现场
临期食品超市顾客满员
据介绍,临期食品是指临近保质期而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刚刚出台的反食品浪费法明确规定,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食品加强日常检查,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
不过,记者走访了岛城多家商超,发现有的虽然设置了临期食品展示区,但陈列的商品并不算多。在李沧万达家家悦超市,记者转了好几圈,也没有看到临期食品专区。最后,在销售人员的指点下,记者才在一处过道边的几辆购物车旁找到了临期食品,不过数量并不多,主要是点心等产品,价格一般为三折左右。
那么,商超里的临期食品去了哪?在行家的指点下,记者在城阳找到了两家临期食品折扣仓。
5月12日,记者来到城阳区鑫山路上的一家临期食品折扣中心。这是一处货物堆积如山的进口商品仓库,工作人员说,他们有一处专门用来销售临期食品的折扣店。记者进入这处折扣店,只见里面只有六七种食品。工作人员指着一款鳕鱼肠告诉记者,这款产品保质期只剩下40天了。“剩余保质期越短就越便宜,上个月这包鳕鱼肠还是16元一包,进入5月份,调成了12元一包。”工作人员介绍,这款产品在旗舰店能卖到49元,相当于打了2.5折。
“这一批保质期是到6月10日,也马上到期了。”在折扣店里,工作人员指着一款西班牙进口750毫升装橄榄油说,这种产品在网上卖100多元,这里现在只卖22元。店员告诉记者,他们销售的临期食品大多数是自己仓库剩下的,也有部分是从其他渠道拿的货,“很多批发商来我们这里拿货回去搞团购,你如果要的货值在300元以上,市区我们还可以送货。”
当天下午,记者在城阳区黑龙江路丹山附近,找到了另一处临期食品折扣仓。只见一处不太显眼的大院里停满了前来“大采购”的私家车,络绎不绝的顾客提着装得满满当当的购物袋走出来。走进这家用仓库改建而成的超市,只见店里人头攒动,不断有顾客从外边走进来选购商品,收银台前则排起了长队。
>>>优惠
“白菜价”引来扫货人
记者在黑龙江路丹山附近的这家临期食品折扣仓的超市内看到,店内的食品琳琅满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这里共有1100多平方米,现在销售的临期食品有1300多种,这里是青岛最大的临期食品卖场。据店员介绍,店里许多商品的保质期在七八个月左右,也有3至6个月的。
啤酒、饮料、点心、方便面、牛奶……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除了食品,还有化妆品等。每一种商品旁都放着一个黄色的标牌,上面注明了到期时间和价格。
“王老吉10元3个、点心任选三件10元……”店内销售人员介绍,如果买得多,比如成箱购买,在这些价格的基础上还有一定的优惠。“太划算了。”带着孩子前来购物的张女士指着一款进口饼干说,她就住在附近,经常过来购物,一买就是一两百元的东西,“主要是买食品,自己和孩子都可以吃。”
记者注意到,来这里购物的,多数是年轻人。开车带着女友来购物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出生于1998年,当天特意开车来“淘宝”。记者发现,他们每看到一款心仪的食品,就会用某购物App拍照扫码,现场和网上的商品比较价格。只见他们推着购物车来回扫货,不一会儿就选购了满满一车。
临期食品超市里的食品到底能有多便宜呢?店员告诉记者,他们会根据食品剩余保质期的长短,及时调整价格。同一种食品,剩余保质期越短就越便宜,有的商品甚至可以以市场价的一折出售。
记者注意到,网上72元6瓶的一款草莓低醇啤酒,这里10元5瓶,价格只有网上价格的六分之一。记者拿起其中一瓶啤酒,发现这款啤酒的保质期是一年,生产日期为2020年6月,下个月就要过期了。另一款英国进口的替牌拉格啤酒,淘宝价格是11.8元一瓶,这里只卖4.6元。从标签上看,这些啤酒6月份也要过期了。
保质期还有多久的食品算临期食品呢?店员说,这个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来说,产品保质期过了一半以后,厂家就会急于想处理了。当然也有一些产品因各种因素存在例外。
>>>揭秘
临期食品都是哪来的?
36岁的杭州人杨杰是这家折扣超市的负责人,前几天刚刚从天津回来。此时,他正在店里忙着查看货品摆放等情况,手机铃声不时响起,多数来电是希望洽谈加盟合作的,也有不少电商经营者干脆直接找上门来。从去年底到现在,他基本上每天都是处于这样一个繁忙的状态。
商超为啥临期食品并不多?杨杰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秘密”。“实际上,很多生产厂家在将自己的产品送到商超之后,往往在保质期达到一半时,就要开始准备下架更新产品,这时一般都是以非常低的价格整体打包出售。”他说,这个价格通常都是低得惊人的“白菜价”,吸引了一部分嗅觉灵敏的商家进入,由此也催生了一个巨大的“临期食品”市场,杨杰所在的企业就是较早进入者。
实际上,杨杰所在的公司进入青岛市场已经六年多。他称,最初,公司从事的是批发业务,面对的是中间批发商,也就是B端市场。不过,让杨杰感到失望的是,这一块业务在青岛市场开展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新闻推荐
摘樱桃 树上缀满“红宝石”快来尝鲜吧! 第二十六届崂山北宅樱桃节开幕将持续至五月三十一日
樱红五月,繁花似锦,一年一度的北宅樱桃节如约而至。5月13日上午10时,“百年初心樱你而来”第二十六届崂山北宅樱桃节在大崂...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