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半岛都市报的报道,市民姜女士发现,22位青岛籍烈士中安葬在临江市四保临江烈士陵园的姜子玉,正是她的大爷爷。“小时候,经常听老人提起大爷爷。家里人一直都想找到他的下落,也曾四处打听过,当地的烈士陵园都找过,结果都无果。”姜女士说,这次在报纸上看到大爷爷的消息,心情很激动。
姜女士的爷爷已经去世,她对大爷爷的情况了解不是很多:“可能姑奶奶知道的更多一些。”随后,记者联系到姜子玉的妹妹姜云英女士。
姜云英介绍,家里兄弟姊妹一共四个,姜子玉是大哥,她还有二哥和姐姐。“其实我大哥牺牲的时候,我还没出生。大哥1950年牺牲,我是1952年出生的。”对于这个素未谋面的大哥,姜云英小时候常听家里老人提起:“大哥来的最后一封信,说自己正在过长江,从此以后便失去联系。”姜云英告诉记者,很小的时候,父亲拿着大哥的荣誉证书给她看:“当时还小,只记得印象当中是个紫红色的一页纸,内容便记不住了。”
姜云英的父母已去世几十年,二哥和二嫂近几年也相继去世,家里具体知道姜子玉情况的人都不在了。“听父母说,大哥名叫姜法珍,字子玉。最初在家乡是教书先生,后来去当了兵。父母通过大哥最后那封来信,总以为他是南下打仗时牺牲的。直到昨天(9月4日),家里人终于知道了大哥在哪牺牲的。”姜云英说,“之前一直没有消息,大家也都是猜测。”“小的时候父亲经常念叨,大哥要是在家就好了。”姜云英回忆,大哥一直是家人心底的一个遗憾:“二哥活着时,曾经出去打听,但没有人知道。”
“光知道牺牲了,不知道到底在什么地方牺牲了。半岛都市报这个消息,对我们最大的意义就是,终于知道姜子玉的下落了,这是一种莫大的告慰。”姜云英的丈夫张先生表示,“非常感谢半岛都市报,感谢河北的张红琢先生。”
姜云英说,她曾经在央视节目上看到过张红琢帮着好多烈士回家,曾经也想上节目寻找家人:“没想到,自己是被帮助到的幸运的那个。”张先生说,现在家里人的愿望,是能去烈士陵园祭扫亲人:“如果可以的话,想把大哥姜子玉的墓迁回来。算是魂归故里,告慰大哥的在天之灵。”
新闻推荐
全程主动对接 保障用电无忧 国网青岛供电公司构建“阳光业扩”服务模式提升“获得电力”便利度
本报9月3日讯“现在办电服务真不错,以前是我们跑供电公司咨询,现在变成你们三天两头问我们进度了!”8月27日,青岛供电公司完...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