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美术馆由法国著名建筑师让·努维尔设计,它的“国际范儿”与生俱来。作为西海美术馆的开馆展,“超越”的班底非常强大: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总策展人,呈现了亚力克斯·卡茨、安尼施·卡普尔、大卫·霍克尼、隋建国、徐冰、喻红、张晓刚等国内外14位中坚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很多为国内首展,包括绘画、雕塑,影像、大型艺术装置……“它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顶级美术馆建筑相媲美,有望成为青岛当代艺术发展的一针‘强心剂’,让青岛市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不亚于北京、上海,甚至巴黎、纽约、东京的任何一个美术馆的体验。”
如果说西海美术馆的“国际范儿”侧重于场馆空间和表达方式的“科技+”,青岛市雕塑馆的“2021年中国青岛一带一路部分沿线国家艺术邀请展”则更注重国际艺术的交流。展览包含雕塑、装置、油画、摄影、多媒体影像等,并且在艺术空间的探索方面做了新的尝试,呈现处处自由“同框”的奇妙场景,比如韩国作品《记忆》与哥斯达黎加作品《生命的殿堂》并置,亚美尼亚源于岩画的《狩猎》与来自印度传统故事场景的《迷恋系列》悬于同一墙面,透过本土青年艺术家段化松的《向海倾诉》那一轮海浪冲击下的圆月,王中的《老子》与景育民创作的《飞越时空》雕塑飘然飞升……107位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艺术家的122件作品在这次展览中集中亮相,呈现多元的文化艺术风貌。前来观展的亚美尼亚中国合作关系发展中心副主席达维特都忍不住抒发他对于这场展览的初印象:“在任何一件作品前你都忍不住要多停留一会儿,思考隐藏在它背后的那部分故事。”
注重“国际间”的艺术交流与合作是近几年新兴艺术馆的重要尝试。位于西海岸新区的大赞当代美术馆,去年就启动了“新声·中国-乌克兰当代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邀请并资助了来自乌克兰、辽宁鞍山及山东青岛的青年当代艺术家在青驻留创作,并把创作作品举办“从我到你——国际当代艺术展”展览。驻留期间,艺术家还深入对话青岛非遗与代表性传承人、少儿艺术创作工作坊等,真实感知青岛人文,公众与艺术家在这里有了“亲密”接触的可能。
在青岛,艺术场馆的“国际范儿”也越来越丰富,就连极具年代感的“纺织谷”1902当代艺术馆也与国际范儿有着特殊的吻合,“第17届亚非&地中海国际当代艺术青岛展”、“第三届青岛国际当代艺术展”等多种艺术展曾在这里展出。大约从9月底开始,青岛市第四届当代艺术展也要在此举办。同时,纺织谷园区内部也在艺术馆举办了“百年秀场”、“人工智能客厅”、“艺术家大讲堂”以及多种艺术展览活动。作为展览举办地,青岛在国际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增强了城市的文化自信与影响力。
新闻推荐
早报9月6日讯为教师代表颁发职业礼遇证书,签订师德师风责任书和承诺书,拍摄创意照片……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岛城教育主...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