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青岛特战救援队、阳光救援队……在城阳区,活跃着多支专业救援队伍,他们中许多成员为退役军人。城阳区退役军人抗击疫情志愿队、东大洋退役军人志愿队、大北曲后退役军人志愿队……在城阳区,活跃着众多退役军人志愿者团体,他们平凡岁月里奉献着文明之光。城阳区已然吹响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的集结号,以阳光正能量擦亮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品牌。
赓续红色潜能
战“疫”打响后,在城阳街道大北曲后社区,由退伍军人、网格员和志愿者等80多人组成的“防疫”团队成为保护居民健康的一道坚固的防线。其中,退役军人组成的先锋队成为中坚力量,他们舍小家顾大家,连续作战成效斐然,赢得了居民们的信赖,如今又积极投身于社区基层治理的各个层面。
大北曲后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纪奕坤也是一名退役35年的“老兵”。“退役军人身上那刻在骨子里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与满满的鱼水情,是其‘转战’地方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纪奕坤表示,退役军人团队扎根社区服务居民,正以强劲的表率执行力、协调战斗力、亲民服务力而成为一支守护家乡、服务发展、优化基层治理的“铁军”。
筑起防疫“兵墙”
“脱下军装,我们还是一个兵,在大家需要的时候,冲锋在最前面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今年62岁的王泽耀说。他是红岛街道东大洋社区退役军人志愿者队伍的负责人。2020年1月25日,东大洋社区发出疫情防控动员令,他和社区几名退役军人得知情况后,就组团成立了志愿服务队,主动承担社区东部检查站的24小时值守。期间,社区里越来越多的退役军人加入进来,队伍从最初的20余人壮大到现在72人。
记者从城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了解到,从战“疫”攻坚期到常态化防疫期,城阳全域已先后成立退役军人志愿队60余支,有5200余名退役军人参与到防疫志愿服务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退役军人,筑起了一道战“疫”“兵”墙。
服务经济发展
众多成立的退役军人志愿队中,有一支队伍来自于军承创谷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孵化基地。该基地的创始人是刘高峰,一名退役军人。2015年,他带领一批转业军人创办了青岛峰鑫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每年,他的公司都会出动人员1500余人次,担负春秋两次山林防火任务。他还安排人员义务为中小学校园提供防恐演练活动超百次,义务为学校每天进行园区消毒。2020年,刘高峰创建军承创谷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孵化基地,为创业青年免费提供立项咨询、免费提供创业指导、免费提供办公空间。截至目前,累计帮助43位退伍战士立项成立公司入驻基地,安置退役军官22人次,安排退役士兵就业226人次。
近年来,在城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其中闪烁着无数退役军人的志愿服务之光。城阳区也将不断加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社会协同,强化保障措施,推进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徐美中通讯员王升
新闻推荐
新学期,新起点,新考验。对跨学段的孩子而言,这份考验往往更为艰难,特别是小升初群体,从天真可爱的儿童成长为满怀小心事的青春...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