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岛 今日即墨 今日胶州 今日平度 今日莱西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今日青岛 > 正文

渔民上岸借东风 咸鱼翻身起小楼

来源:农村大众报 2021-09-24 15:08   https://www.yybnet.net/

王家台后村街景。9月8日上午,王家台后村村东沙滩上,十几位游人正有模有样地学着当地人“赶海”。78岁的老渔民王悦让也经常到海边转转,不过他只是吹吹海风、遛遛弯儿。要搁在十几年前,他可没这闲工夫。

走进王家台后村,只见一排排整齐划一的二层小楼耸立在海边,各种渔家乐、渔家民宿等镶嵌其间。村道四通八达、绿树成荫。抬首南望,不出百米就是著名的琅琊台景区;循着清新的海风和悦耳的涛声东行几十米,则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如今的王家台后村是一处旅游度假胜地。十几年前,它还只是青岛市黄岛区琅琊镇东南5公里处的一个不起眼的沿海小渔村。

每年9月初,是当地的开海时间,依然有些渔民驾着小船到附近海域碰碰运气,希望捞点海货卖给爱吃海鲜的游客。“我从16岁就跟着出海打鱼,这活一直干了50多年。”从王悦让褶皱如麻的手上不难看出,他已经历过无数风雨。

“一般凌晨四五点就得下海,以前渔船没有动力,只能靠海风和人力划桨,所以要借着退潮的水下海,能省不少劲。”王悦让说。他以往出海一天能打五六百斤鱼,有时候小船都拉不了,碰见大刀鱼等值钱的鱼种,从来不舍得吃,自己就吃些小杂鱼,就这样一年到头也剩不下啥东西。”

渔民的苦,48岁的陈兆兰也吃够了。“当年没谁愿意嫁给渔民,既危险又穷,整天担惊受怕。我嫁过来20多年了,当时的王家台后村根本没法看,石头和泥草搭的房子破破烂烂,村里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海水经常往村里灌。”陈兆兰是王家台后村的村干部,在海边的综合服务中心大楼里上班。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过,近十年间,村民“吃海”的方式,从下海打鱼变成了海边渔家乐。56岁的王志对从小就跟着父亲王悦让下海打鱼。前些年村里搞起了渔村旅游,每家每户都建了二层小楼,不想再重复父辈生活的王志对干脆收了渔船,在村南自家建的小楼里开了渔家乐,每年盯准旅游季,也能轻轻松松到手十几万元。

“在东边沿海一侧的渔家乐生意最好,他们一年能挣四五十万元,旅游高峰期一天就能收入七八千元。现在,王家台后村已有110多家集吃住游一体的渔家乐。”陈兆兰说。如今,住着“海景房”,做着渔家饭就能轻轻松松挣钱,冬天还能到黄岛或青岛打工,“这日子和以前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最近半年,王家台后村在抖音上比较火,这是青岛市黄岛区海洋发展局驻村第一书记杨晓莉的策划。“小渔村变成旅游村依靠的是旅游产业,但旅游产业必须摆脱低端竞争,做好中高端产品,并加强协同管理。”杨晓莉说。村里最大的资源就是海产品,为此他们争取资金专门打造了乡村网红培训基地,开展海产品线下展销和线上直播销售等活动,并开通“琅琊台海故事”抖音号等网络平台,宣传推介当地民俗文化和特色海产品。

“抖音号粉丝两三个月涨到一万多,村里不少年轻人借助我们搭建的平台带货,效果很好。”杨晓莉说。借助网络力量,今年春节当地接了20多万元花馍订单,为此催生了十几家花馍生产专业户。“村集体提供了办公和展销场所,因此也能从销售中拿到一定抽成,从而增加了集体收入。”

海面上,成群结队的海鸟正趁着退潮争先恐后地下海觅食;沙滩上,人们拎着小桶悠闲地捡拾着银光闪闪的面条鱼。

新闻推荐

老憨青苹果 致富金苹果 宝山镇村民朱宝兰的苹果园即将丰收 庄户人超前眼光打造农产品牌

再过两周,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宝兰合作社的苹果园将迎来开园。在此之前,面对线上线下纷至沓来的青苹果求购商,年过六旬...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驾车发病,脱险了2021-09-24 06:36
猜你喜欢:
评论:(渔民上岸借东风 咸鱼翻身起小楼)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