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10月13日讯 重阳节前夕,记者从城阳区了解到,城阳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常住人口的14.3%,如何满足居民养老服务需求,是社会治理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城阳区重点关注养老服务的“死角”“盲区”,不断加强养老服务的渗透性和延展性,推动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城阳模式”。
“这里的饭菜清淡可口,很适合老年人的肠胃。 ”近日,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仙山东路助老餐厅内,前来就餐的老人三五成群,73岁的徐老太边吃边和记者闲聊。徐老太的居所与夏庄街道仙山东路助老餐厅相隔不远,平常多在家用餐。 “今天不想烧饭,外面餐馆的饭菜油大、口味重,我吃不惯,就来这儿解决一下。 ”
据了解,夏庄街道仙山东路助老餐厅面向周围两公里全体居民开放,其中60岁-69岁普通老年人享受8元助老优惠价,70岁-79岁普通老年人享受7元助老优惠价,80岁以上老年人享受6元助老优惠价,低保家庭老人和城乡特困老人享受仅2元助老优惠价。
“必须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精准、贴心、实惠的服务。 ”城阳区民政局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城阳区积极探索居家社区养老新路子,推动形成了机构、社区、家庭互联互动,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助餐配餐、医疗保健、紧急救助等服务融合供给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筑幸福养老“生态圈”。
以“舌尖上的养老”破解老人用餐难问题,城阳区将助老餐厅建设列入2021年区办实事,对助老餐厅进行补助,最高可补助34万元。政策激励之下,2020年区内助老餐厅从2家发展到18家。2021年,计划在全区再建15处助老餐厅,进一步扩大老年人就餐助餐覆盖面。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通讯员 刘艺璇)
新闻推荐
三餐四季敬时光,五味调和岁月长。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做饭从生存变成了生活,厨房重新被定义。其中,下厨人群有明显的年轻化趋...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