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一波波影响岛城,这个周末,青岛市气温将降至个位数。穿上秋裤准备冬装的季节,大家关心的另一件大事也有了进展。13日下午,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热网注水工作正式启动,吹响了今冬供热冲锋号。作为青岛市最大热源企业,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多措并举确保市民温暖过冬。
提前改造供热能力扩容
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丕瑞告诉记者,公司现有4台30万千瓦级热电联产机组,是山东省第一家采用30万千瓦机组供热的发电企业,也是青岛市最大的热力生产基地,供热量约占市区的三分之一。
近年来,该公司以打造一流综合能源供应商为己任,坚持“依托城市、融入城市、服务城市”的理念,发挥热电联产“绿色、高效”的优势,不断提升热源保障能力,满足城市发展用热需求。2013年投资约9000万元完成了国内首台30万千瓦机组高背压循环水直接供热改造,被联合国授予“全球人居环境绿色技术范例”奖;2018-2021年累计投资2.66亿元完成了第二台双背压供热和两台机组新型凝抽背(切缸)供热改造,开创了“双背压+切缸”的供热新模式,并配套建设了供热首站。改造后热源能力超过180万千瓦。今冬供热季,以该公司为热源的供热面积将突破3500万平米,为岛城热力供应提供了充足保障。同时,为多家企业提供工业蒸汽350吨/小时,助力青岛市绿色、低碳发展。
为增强今冬供热安全保障能力,该公司积极开展设备治理,努力提高供热可靠性。供热季前超前组织设备检修,深入排查供热设备系统缺陷隐患,发现并消除了重要隐患14项、供热缺陷470余项。目前,已按计划在10月11日前完成华电热力一期、二期双管路流量计安装工作,为热网注水工作奠定了基础。
多措并举确保市民温暖过冬
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为保证青岛市发电、供热安全平稳,积极履行央企责任,勇担保供重任,在省市发改委和上级公司帮助协调下,根据库存情况按月落实采购计划,多途径寻找市场煤源,保障企业发电供热用煤需求。自8月底开始,该公司多次赴资源地对接协调冬储煤源,及早采购冬季供热储备煤,积极协调长协矿合同余量100%兑现,1-9月份累计兑现量110.53万吨。9月份,该公司积极寻求政策支持,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组织的山西、内蒙古、陕西补签四季度发电供热用煤中长期合同中,与潞安集团签订四季度中长期50万吨煤炭,另开辟铁水陆联运通道,计划当前至2022年2月期间在铁路长协合同外,再采购30-40万吨港口下水煤,为今冬明春提供重要的供热燃煤保障。
智能升级居民更便利
鲁青供热分公司是隶属于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的供热企业,是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直接服务居民供热的窗口和平台,供热区域主要位于市北区(老四方区),供热面积290万平方米,供热用户约3.7万户,全部直供到户。鲁青供热分公司始终坚持把民生供热作为第一要务,积极关注民生诉求,改进供热服务质量,成功解决了兴隆支路1号居民采暖等问题,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以来,该公司立足民生需求,立足增强供热服务能力,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发鲁青供热智能客服订单执行及收费系统,打通了云端、PC端、微信端、钉钉端,实现了业务办理全过程电子化、智能化。用户有关供热的咨询、报修、测温、开通、断热、投诉等所有服务需求,均能通过电话或微信快捷提报,客服中心通过PC端受理制单,并通过钉钉派单,工作人员凭钉钉工单现场服务并反馈,客服中心根据钉钉端反馈回访用户,拉近了供热服务与群众的距离。在涉及供热费、安装费等费用缴纳方面,实现了跨多家银行柜台、ATM、微信、支付宝等多渠道费用缴纳和电子发票功能,居民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办理全部供热业务,实现了供热服务“一次办好”“数据多跑路、用户零跑腿”。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徐美中
新闻推荐
如果不是有一天,61岁的妈妈突然在晚上起夜时晕倒,何丽并不知道,原来妈妈承受了那么大的压力。从老家来到青岛,全身心扑在了孩...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