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舞台,他们是令人捧腹大笑的喜剧演员;走下台来,他们又是平平无奇的市井百姓。正如李诞所说的那句开场词一样:“人人都能做5分钟的脱口秀演员。 ”近几年,地方脱口秀的舞台也在不断上演精彩。在青岛,像《脱口秀大会》里的“段子手”演员越来越多。他们从事过医生、企划、司仪等工作,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与命运、生活“对话”。在他们看来,脱口秀的舞台上,只要你足够“好笑”,就能成为生活里的脱口秀“大王”。
人物:大萌萌 表演经历:1年 职业:从医生转职培训师
“生活痛吻不妨以梗回之”
“我从小就喜欢各种形式的喜剧和曲艺,比如相声、评书、小品、默剧。脱口秀大会第一季开始播出的时候我就看了,觉得一个人一个麦克风,就可以让别人笑,真是太棒了。 ”观众对于牟萌的喜爱,从每次他上场时观众的掌声中就能感受到。经常压轴出场的他,每次都在此起彼伏的呐喊声中,嘴角挂着似笑非笑的弧度闪亮登场。
1984年的牟萌,曾是青岛一家医院的医生。自从开始说脱口秀,观众都喊他“大萌萌”。这个名字不难联想到他的长相——方中带圆的脸上,挂着一副四方眼镜,胖乎乎的身材可爱软萌又不失山东大汉的魁梧。 “别人社区打疫苗送鸡蛋、送大米、还发钱,我们社区打疫苗——磨菜刀,一群人去打疫苗场面十分有派头,全都提着菜刀……每家每户为了打疫苗,双立人的菜刀标志都给磨没了!”这条提倡全员打疫苗的段子话音一落,场下传来观众的捧腹大笑。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牟萌的段子,大多来源于日子里的点点滴滴。
“原创是脱口秀有趣的中心,每个人过的日子不同,段子也就各具特色。”台上的牟萌幽默搞笑,台下的他却内敛沉稳。在牟萌的朋友圈里,每天夜深人静的时候,便能刷到他发布的“原创段子,100天挑战”。他把挤地铁、坐公交,甚至给患者治疗等有趣的生活经历,总结成一条条有趣的“梗”,逗人一乐的同时,也为自己的脱口秀提供丰富的素材。 “哪怕生活中遇到再大的困难,当你把它当个‘笑话’讲出来的时候,就云淡风轻了。 ”牟萌常说,面对生活的“痛”吻,不妨以“梗”回之,用段子来还击命运的暴击。这种把自己不开心的事情说出来让大家开心的生活态度,对牟萌意味着“说破无毒”。
除了脱口秀演员,牟萌在生活中还演绎着另一种角色——医生。疫情肆虐的那段时间,牟萌曾为抗疫的医生护士演出。他将自己在医院的所见所闻写成段子,幽默中隐藏大爱精神,像带着搞笑面具的触手,令台下的医护人员捧腹之余,感受到暖暖的慰藉。“不论是抗击疫情还是日常工作,在医院,与病魔抗争的医生、患者,他们的故事都是最难得的原创素材。”牟萌虽然脱口秀表演不到一年,但他通过学习看到自己和全国优秀演员的差距。 “有很多人认为脱口秀是表演,但首先是创作。每个可以拿到线上或者线下演出的段子,都是无数个日夜冥思苦想写出来的。”牟萌告诉记者,脱口秀不是简单的聊天,只有坚持经历创作的痛苦和压力,才能发现这个舞台的魅力。虽然圈内人常说“每个人都能说5分钟脱口秀”。但在牟萌看来,“5分钟”之后,才是脱口秀持续生命力的所在。
人物:顺子 表演经历:1.5年 职业:企业宣传策划
“有害怕的时间不如去试试”
虽然在国内脱口秀演员的舞台上,女性身影为数不多。但从《脱口秀大会》脱颖而出并被人熟知的李雪琴,以及本季成为脱口秀女王的杨笠,双胞胎颜怡颜悦、北大才女鸟鸟等女脱口秀演员的精彩表现,正在给女脱口秀演员拓宽舞台。
作为整个叁拾捌喜剧俱乐部为数不多的女脱口秀演员——顺子,台上伶牙俐齿、幽默风趣,但在踏上舞台前,却是一个“社恐人士”。顺子在成为一名脱口秀演员之前,是一名单口喜剧表演爱好者。 “平时在企业做文字工作,所以比别人多一些敏感,第一接触单口喜剧,感觉好玩又解压,就想要试试。 ”“想试试”这个词听起来有些不自信,因为生活中的顺子有点结巴,也因为这个原因,让她成为了年轻人口中常说的“社恐人群”的一员。 “后来发现少说话也不是解决办法,结巴主要问题在于自己的心理问题。 ”直到接触脱口秀,顺子的结巴完全被治愈。
结识青岛叁拾捌喜剧俱乐部,是因为俱乐部的“总教头”耿师傅,他看过顺子的公众号文章,便邀请她过来试试。“我很喜欢‘试试’这个词,不必畏惧,有害怕的时间不如去试试。”从写段子到上台演出,抱着“试试”的心态,一年多的时间,顺子带着轻松收获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演员们每个周见面、演出,演出后真诚地为对方点评和出主意,让顺子明白原来有这么多像她一样爱观察生活,把生活中各种情绪化作快乐的人。 “顺子你真有趣,加油啊! ”站在台上的顺子,有时也会担心自己抛出的梗观众觉得不搞笑,所以一次次地尝试,通过语言与肢体动作,把生活中遇到的“槽点”尽量还原。
“女脱口秀演员”这个身份对于顺子来说,虽有它的局限性,但带给顺子更多的是机遇。在一次演出中,顺子利用女性角色,将“女生上学时的困扰”和“青岛妈妈”之间的生活琐事演绎得活灵活现。用自身经历将女生被男生表白时羞涩又期待的心情,和大多数妈妈在女儿成长发育期无微不至的教育方式相结合。把大多数孩子眼中的“青岛妈妈”拿捏得生动到位,给台下的观众带来巨大的共鸣,也让台下观众体悟到流淌在青岛人心中的生活真谛。“讲好脱口秀有很多方法,我更加偏重‘好看’和‘话题’。 ”顺子认为,优秀的笑话就在生活当中。脱口秀演员把司空见惯的生活琐事用意想不到的方式说出来,这也是笑看生活的积极态度,脱口秀是一个人世界观与知识储备的强大考验。对于观众来说,从欢笑中获取智慧,台上台下达成共识,这就是脱口秀深入人心的魅力所在。
人物:沙赞 表演经历:3年 职业:婚礼策划人
“逗人发笑比让人流泪难很多”
职场话题、城市生活、性别争议、容貌焦虑……生活能给我们每个人提供丰富的议题讨论空间,只要自信、幽默,即便是硕士毕业的徐志胜和大专辍学的何广智也能在舞台上焕发光彩。
“我认可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而婚礼是一扇门,门外面是青葱岁月,门里面是美满家庭,而我这个职业就是看‘坟’的守墓人。”1992年的婚礼策划师沙赞在青岛有很多喜欢他的粉丝,他从本职工作出发,用幽默的段子分享着自己的从业经历,也自信地调侃着他的所见所闻。“沙赞,你不好笑,你的牙比你好笑……”喜欢沙赞的人,都对他的“龅牙”印象深刻。因此很多观众和专业脱口秀演员经常给他留言:“你的外貌是得天独厚的话题。”其实这个想法,沙赞早就考虑过,但每次想把自己的外貌写成段子,心里总有些不舒服。 “很多演员会写自己的外貌特征,周奇墨写自己身高很高、徐志胜何广智写自己丑,后来我尝试了写自己龅牙,写出了一整段效果非常好,因为我人就站在舞台上,能把效果直接传达给观众。但是在写段子的过程中,会回忆许多关于龅牙的‘童年往事’,让本来不在意的事又变得在意了。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喜剧演员最大的不易,就是把自己的伤口展示出来。小时候的沙赞因为龅牙,常常被同学取笑,这一直是他儿时记忆里抹不掉的片段。直到踏上脱口秀舞台,沙赞渐渐学会自我调侃,把在自己身上真实发生的困惑拆解消化,加工成可以让自己坦然面对、并让别人一笑了之的成长趣事。对他而言,这是一次心灵旅程,也是与自己的负面情绪握手言和。
“做一个逗人笑的演员,如果一味地‘讨好’观众,最容易丢失自我。”凭借容貌优势的沙赞,在收获观众掌声的同时,也在渐渐学着摸索脱口秀更扎实的舞台。 “逗人发笑远比煽情、让别人流泪难很多,要对‘喜剧’有敬畏之情。 ”随着一次次舞台上的锻炼,沙赞开始脱离自身的容貌梗,学着观察分享自己的工作生活、恋爱家庭,尝试通过更接地气的生活细节给观众带来共鸣。 “即使这样的段子,如果内容不扎实容易不好笑,我也选择坚持。脱口秀并不是随便吐槽、随便调侃,它的包容性和体现的价值观,才是脱口秀舞台给观众传递快乐的意义。 ”
本版撰稿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钟尚蕾摄影 青岛早报首席记者 孙启孟
新闻推荐
创城微力量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